关于对市人大五届二次会议第103号建议的答复
钟占煌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华池县中药材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您提出的建议符合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吸收采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就建议办理答复如下:
一、关于“指导华池县建办全省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加快‘甘味’品牌创建‘三品一标’认证,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从政策、资金、技术、品牌建设及销售等方面大力支持华池县建办全省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全力推促中药材产业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2022年印发了《庆阳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把中医药康养产业链列入8条重点产业链之一,对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体系建设、品牌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的《庆阳市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中药材产业实施方案》《庆阳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将华池县列入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县,规划到2025年,华池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3万亩以上,产量达到4.37万吨。市农业农村局推荐华池县创建中药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通过省上认定。二是加大资金扶持。近年来,省、市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助推华池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争取将华池县作为我市唯一获得省级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县,扶持资金500万元用于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2022年,争取中央财政农业发展资金200万元支持华池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市上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补助资金150万元用于支持华池县中药材产业发展。2023年,为华池县争取省农业农村厅省级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中药材产业项目,总投资270万元,其中省级配套50万元;市上安排华池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补助资金200万元用于中药材产业发展。三是加大科技支撑。邀请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陇东学院中药材种植、加工方面的教授、专家和市农科院、市农技中心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名,成立了中药材产业链技术专班,负责全市中药材种植、加工、贮运、销售、市场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技术研究和指导。安排市农科院、市农技中心依托“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每年选派8—1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常驻华池县,对中药材种植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同时,依托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行动“百千万”计划项目,加强华池县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推动中药材绿色标准化栽培、中药材种子(苗)规模化繁育及中药材机播机收推广力度,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加快品牌创建。加大中药材品牌创建,支持华池县积极申报认证中药材“三品一标”和“甘味”企业商标品牌,打造了柔远孙家川恒烽产业园、五蛟刘家湾展示园2处加工基地。目前,华池县已建成中药材初加工、浓缩提取及酸枣仁加工生产线7条,开发黄芪饮片、金银花茶、金银花酒等产品8个,注册“陇东恒烽”商标1个,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认证黄芪、黄芩、甘草、金银花中药材有机产品4个,黄芪、黄芩、甘草、柴胡GAP基地建设及黄芩地理标志认证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华池道地中药材品牌培育正在稳步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在政策、资金、技术和品牌建设上,持续加大对华池县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力度。指导华池县加快创建中药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带动中药材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支持华池恒烽等药企加快推进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升级,实施中医药企业品牌经营战略,注册医药企业和种植合作社自主商标,使华池品牌中药成为“陇药精品”。
二、关于“将华池县食用菌基地建设列入全市重点项目,每年扶持一定资金,助推食用菌产业成为全市富民的特色产业”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关键纽带,市委农办印发了《2023年全市食用菌产业推进措施》,提出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目标、政策支持和具体措施,将华池县列入全市食用菌产业重点县给予大力支持。一是积极协调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535.5万元,支持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园建设。二是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产业合作专项奖补资金50万元,用于支持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三是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下达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603万元用于支持华池县探索种、养、菌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径;市财政在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补助资金中列支华池县山庄乡科技示范乡镇创建专项资金200万元,重点用于食用菌产业扶持。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支持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指导华池县依托食用菌龙头企业、合作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进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富民支柱产业。
感谢您对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
联 系 人:杨有为
联系电话:0934—821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