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农业农村局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部门文件>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2021年全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总结(庆农〔2021〕342号)

来源:庆阳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1-12-10 浏览次数: 【字体:

市安委办:

2021年,我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业农村厅、市安委会的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扎实开展全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和市安委会2021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要求,省、市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和省农业农村厅进一步加强农业安全防范工作文件精神,以及《庆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庆阳市加强企业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庆市安委发〔2021〕6号)精神,以督促落实生产经营主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抓手,以“治隐患、防事故”为目标,积极履行业监管职能,压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及全市农业行业“十四五”开局营造了良好氛围。

一、树立安全理念,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生命之上、安全第一”“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的安全理念,组织集中学习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强化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增强保民平安的政治责任担当。利用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党组会、干部网络培训、工作推进会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研判分析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市局先后在全市农业农村局长视频会议和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视频推进会上专题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每季度都能在全市范围进行一次安排。结合农业行业生产特点和安全防范重要节点,召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局务会等专题研究安全生产的会议11次,局属各单位召开有关安全生产的会议20多次。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开展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利用全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陇原行”活动,向生产经营企业及农民朋友充分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相关安全知识。

二、履行监管职能,压实安全责任

(一)厘清工作职责。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的《庆阳市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清单》,局党组经过认真研究、充分讨论,出台了《庆阳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清单》,把责任落实到岗,靠实到人。研究细化农业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任务,制定了《庆阳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任务清单》,明确排查企业、排查内容、监管重点及具体措施,落实市县区监管单位及责任人责任。

(二)靠实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制定了《庆阳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庆阳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干部2021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清单》,把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解明确到每个季度、每个领域、每个领导,做到了安全生产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抓促、同落实。安排县区农业农村部门指导督促企业开展自查并核查企业自查成效,要求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局属单位进行行业领域检查,市农业农村局对整系统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了抽查,靠实了企业、县区级和市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任务和责任。

(三)履行监管职能。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安全监管责任,推进实现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过程管控科学化、隐患治理归零化、监督检查规范化,坚决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印发《庆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1年全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紧盯春节、“两会”、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强化值班值守,提高安全防范水平。深刻汲取黄河石林山地越野赛公共安全事件和湖北十堰市燃气爆炸事故教训,先后印发了《全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方案》《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行业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及时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切断隐患向事故转变的途径。把消防安全与行业安全同安排、同部署,印发了《庆阳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消防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治理保稳定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庆阳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开展全市农业行业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摸清了全市农业行业消防安全底子。把应急保障作为安全生产的底线任务,加强农业行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及时制定、修订行业领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督促开展应急演练。

三、抓促重点工作,夯实安全基础

(一)安全生产工作。紧扣全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和行业安全生产监管重点领域,扎实推进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农机安全。落实农机安全生产“双随机”、“网格化”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坚持“要点必查,查之必究”的原则,针对农机作业的特点,积极开展各类整治行动,在“春耕”、“三夏”、“三秋”等农时,组织农机人员深入田间场院、集贸市场和农田作业现场开展农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以农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机维修销售网点、农机从业人员等为重点监管对象,开展农机安全责任制度、机具(油料)库棚、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培训、农机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隐患排查。共检查农业机械5575台(次),查处违章163人(次),发放督办通知书116张,发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118张,查处一般隐患223条,不折不扣整改查出的问题,能现场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限期整改,整改率100%。储藏库、冷藏库(特种设备除外)安全。2月份对西峰区、庆城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等5县区22家正常运行的涉氨果蔬冷藏库进行全面排查,6月份又对19家正常运行的涉氨果蔬冷藏库进行重点排查,向市政府提交了排查报告,提出了对现有涉氨果蔬冷藏库进行全面改造提升的建议。畜禽屠宰安全。对全市7家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开展了兽医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企业下发了问题清单和整改意见书,并要求所在县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督促企业限期完成整改,目前,各县区整改结果已全部上报。饲料生产安全。对全市3家饲料生产企业、97家饲料经营门店的生产、经营销售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向问题企业(场、户)下发了问题清单和整改建议,限期整改,保障了全市20.33万吨饲料的生产安全。兽药经营安全。对全市62家兽药GSP经营企业和982家规模养殖场的生产、经营销售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向存在隐患的企业及养殖场及时下发了问题清单和整改建议,在县乡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全部按期完成了整改。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督促市县9家兽医实验室健全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及隐患排查制度,建立了全市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台账。严格落实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采集、运输保存和使用管理,6月组织人员对全市兽医实验室开展了安全监管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下发了问题清单和整改意见书,并按期督促上报了整改结果。渔业生产安全。以渔业投入品、排洪设施、拦鱼防逃设施、救生设施、通讯设备配备等为检查重点,对10家渔业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抽查排查,共排查出安全隐患12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9份,全部整改完成。农药经营使用安全。重点对交易量大、消费集中的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农村集市及侵权假冒案件高发地等重点场所开展检查。全市累计共出动执法人员572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点668个,发出整改通知200多份;检查养殖场509家(次)、兽药经营门店和乡村兽医门诊228家(次)、饲料经营门店136家(次)、畜禽定点屠宰厂25家(次),有效遏制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农资经营秩序持续好转。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安全。全年开展农村沼气安全生产专项检查4次,检查大中型沼气工程6个,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34个,检查出安全隐患20处,目前已整改18处,剩余2处正在整改。通过对整改落实情况实行月调度,持续动态更新“两个清单”,进一步明确了要求,压实了责任,确保了整改任务落实。

(二)防灾减灾工作。根据市防灾减灾委的安排部署,结合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实际,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冰雹灾害:2021年,我市局地先后出现4次较为严重的冰雹灾害,据调度,农作物受灾1.82万亩、成灾0.61万亩,预估农业经济损失1883.24万元。旱灾:入夏以来,我市环县、华池、庆城、镇原等地发生严重旱情,据调度,全市8县(区)109个乡镇、921个村19.06万户群众的玉米、马铃薯、杂粮和豆类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232.82万亩、成灾162.20万亩、绝收67.98万亩,预估农业经济损失11.82亿元。洪涝灾害:10月初,我市出现持续强降水极端天气,西峰、庆城、镇原、宁县、正宁、合水、华池7个县(区)63个乡镇、464个村22892户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7.42万亩、成灾4.58万亩、绝收1.21万亩,预估农业经济损失达1.51亿元。

面对自然灾害,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安排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一是全面安排部署。为有效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加强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根据不同时期灾情和农业生产实际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抗旱恢复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旱情调研及救灾指导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预警信息传递、技术服务、生产自救等方面,指导县(区)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二是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加强与气象部门加强配合沟通,强化农业气象灾害会商和研判,确定专人负责农业灾害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利用微信工作群、移动云MAS平台及时传递灾害预警信息,全年传递灾害预警信息9660余条(次),为基层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加强灾情调度。进入汛期以来,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传递灾害天气预警信息。6月下旬至8月下旬,针对我市北部县(区)地发生的严重干旱,建立旱情日报制度和墒情调度周报制度,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汇总上报灾害发展态势,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四是加强技术指导。灾情发生后,及时组织市、县(区)农技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和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农作物受灾情况,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分类指导农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今年受旱以来,共开展受灾农田灌溉17.23万亩、施肥41.09万亩次、中耕除草37.96万亩次,完成改种粮食面积4.40万亩,挽回粮食损失1.58万吨。五是协调保险理赔。先后多次召集县(区)农业农村局、农业保险承保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农业保险理赔工作调度协调会,协调承保机构开展查灾定损理赔,截至2021年11月15日,全市累计赔付到户1.94亿元,其中:玉米旱灾保险理赔5234万元、畜禽保险理赔7457万元,10月份以来遭受风雹、洪涝、泥石流灾害等理赔717.8万元,其它品种理赔1161.17万元,受益农户14.3万户次。

(三)应急救援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安排部署,持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能力,全力做好全市农业行业应急救援工作。一是加强灾害预警防范。持续推进农作物自然灾害、有害生物入侵、动物防疫等为主的灾害预警工作,针对行业特点,派遣专业人员,采取专业手段,重点加强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力度,梳理风险隐患清单,实行“一患一策”,人防、物防、技防多措并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防治有效消除和控制风险隐患,做到了源头预防。二是加强应急预案管理。认真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修订完善了《庆阳市畜禽定点屠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庆阳市农村沼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9个应急预案。三是积极开展预案演练。今年先后开展了农机、饲料、畜禽屠宰等行业应急演练3次,通过演练强化对应急预案涉及人员特别是指挥机构、工作组成员、救援队伍的培训,确保了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四、坚持多措并举,开展宣传培训。坚持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宣传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开展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发抖音、快手、微电影、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抗灾救灾技术措施。6月份,开展了全市农业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将自身业务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起来,在下乡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向生产经营企业及农民朋友充分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通过科技下乡入户、现场培训等形式把农业生产抗灾救灾的知识和措施传授给农民,不断提高农民抗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到乡镇、村组,采取集中办班的形式,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能培训,普及农业防灾减灾知识。

五、强化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我局全面落实值班工作,实行24小时在岗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制定值班表,明确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做到了突发事件信息“零漏接、零漏报”。汛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接收传递灾害天气预警信息,灾害天气发生后,按照重大灾情灾后24小时内作出反应,48小时内核查灾情的要求,指导农户做好灾前防御准备和灾后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并及时将灾情报告报省农业农村厅和市政府总值班室。局机关对局属各单位的值班值守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到位。配合值班值守印发了《应急值班工作手册》,明确值班值守工作要求和信息报告规范。

2022年,我局将高度重视农业行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树立全局意识,强化政治担当,严守红线底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有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持之以恒做好农业行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