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执法监管 护航“三农”高质量发展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2024年,环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农资打假”、“绿剑护粮安”为重点,在思想上“绷紧弦”、在行动上“拉满弓”、在责任上“落到点”,有力保障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向好,全力服务稳粮保供主战场。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利用技能培训、产业培训、法治宣传进企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等活动,着力推进中国特色法治宣传和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明显增强。
一、领导重视,明确各项工作任务
树立农资执法监管“一盘棋”思想,抓好统筹谋划,细化分解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全面抓促落实。一是做好谋篇布局。年初深入讨论研究,制定印发《环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2024年工作要点》,提出农资执法监管工作聚焦“一个中心”(执法办案为中心)、突出“三个提升”(人员能力素质提升、案件文书规范提升、服务效能质量提升)、抓实“五大行动”(农资打假“护春耕促增收”专项行动、种业执法监管年行动、打击假冒伪劣及侵权行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行动、安全生产督查检查行动),定好“坐标系”,制定“作战图”,列出“任务书”,画出“标准线”。二是细化安排任务。紧盯春耕、“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提早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做到重要农时必安排、重点工作必部署、重点领域必治理。三是靠实工作责任。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部署、执法人员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传递工作责任到“神经末梢”和“基层细胞”,切实做到人人肩上扛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重点,加强行业执法、农资人员培训
为全面落实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严厉打击农资领域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规范农资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全县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春耕备耕生产有序进行,环县农业农村局及早谋划、统筹安排,于2024年3月9日至11日,邀请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陈宇锋、杨和民、郭昌祺,种子管理站范登平,农技中心魏惠珍五同志就肥料、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应注意的事项、应遵守的法律法规、真假甄别、行业安全生产经营,农机拼装、改装、配件及报废农机维修方面作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对全县农资从业人员和乡镇执法人员共计240余人进行了为期3天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提升班,改变了以往培训“重理论、轻现场”的问题,把理论知识贯穿于日常执法检查全过程。加强了县、乡农业执法队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了农业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全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建立联动机制,工作合力得到显著增强
注重把农业执法监管工作链条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向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向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延伸,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执法互助、案件移送、两法衔接、信息共享机制,大力推动农资执法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一是建立警农联动机制。与县公安局充分协商沟通,明确联动配合职责,落实联络员制度,建立了农业农村执法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合办案长效机制,画大同心圆,做到思想上同心、政治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力。二是建立系统内部单位之间联动配合机制。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农技中心、种子管理站等农资日常监管单位,扎实开展全县农药、农膜、种子等“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全县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50多人次。三是建立跨部门联动配合机制。与公安、市场监管、畜牧部门联动配合,深入开展2024年全县农资打假“护春耕促增收”专项行动;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动配合,扎实开展农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双打”等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65人次,检查经营主体136家,发出责令整改书6份,并在规定的期限内都完成了整改。
四、强化检查办案,违法行为得到有力整治
抢抓农时,开展农资市场“地毯”式排查整治。一是开展农资及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以城乡结合部、农村集散地农资经营门店和走乡窜户流动商贩为重点,开展农资市场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紧盯农药经营场所通风设施配备、药食经营分离、禁限用农药及包衣拌种种子销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关键点,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13人(次),共检查各类门店(企业)435家(其中:种子门店134家、农药门店56家、肥料经营门店98家、生产肥料企业1家、饲料68家、兽药11家、种养殖合作社48家、农机合作社18家、屠宰企业1家),推行了进销货台帐统一管理制度,及时查找并解决了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共计查处涉农违法案件16起(饲料案件7起、兽药案件2起、种子案件1起、农药案件2起、动物防疫案件2起、农产品质量安全2起),没收违法经营超过保质期饲料、无产品标签、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检验合格证饲料共计206袋,没收违法经营无生产日期、无生产批号、无有效期的硫酸新霉素、盐酸新霉素、盐酸头孢噻呋呐、盐酸恩诺沙星67袋。光板兽药15板、463(支/瓶/袋)。没收“威敌益泉”牌28-高芸苔素内脂74袋。没收违法所得3037元。处罚款人民币289266元整。查处1起无农药经营许可证向农户销售高毒农药案,已移交庆城县农业农村局依法查处。1起销售白皮药材种子,已移交西峰区农业农村局依法查处。年内调处农业生产事故4处,挽回损失(含协议赔偿)77040元整。
五、强化普法宣传,执法氛围得到良好营造
采取“传统+现代”、“线上+线下”融合推动新模式,积极实施“八五”普法,持续在农业执法监管氛围营造上加力赋能。一是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采取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科技赶集、举办培训班、新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大力普及涉农法律法规和农资识假辨假知识,努力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开展宣传咨询活动6场次,悬挂横幅5条,发放宣传资料12000多份,咨询群众500多人次。二是开展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联合乡镇执法队,聚焦“扩面”、“提质”、“增效”,以宪法、民法典及涉农法律法规为重点,在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甘肃省环县分校对40户结对子学法用法示范户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三是加强信息报送。通过环县农业农村局公众号、环县融媒体等网站,广泛宣传报道农业执法监管工作好经验好做法,讲好“农业执法故事”,发布信息7条。
六、组织开展案卷评查活动,促进执法办案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9月份,按照省、市关于开展案卷评查的工作要求为更好地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和案卷制作程序,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我们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参照甘肃省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形成的14个案卷,进行了逐项打分。通过自查认为,处罚裁量准确;案卷卷内资料齐全,证明材料充分,法律运用得当,处罚标准裁量准确。但也存在检查和询问笔录不详、语言组织不够准确、书写不够规范等。
总之,我们在农业执法监管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市局期望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农村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牢记保障人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神圣职责,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努力推动全县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上台阶、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