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全市秋播冬小麦冬油菜品种布局的指导意见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各县(区)农业农村局:
为科学指导冬小麦、冬油菜秋播工作,提高全市粮油生产水平,增强粮油综合生产能力,现就2022年全市秋播冬小麦、冬油菜品种布局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围绕抓好粮油生产,以“主栽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示范品种充足”为原则,以提高冬小麦、冬油菜产量为目标,以高产优质抗病稳产为重点,全面综合评价冬小麦、冬油菜新品种特征特性,因地制宜,科学种植,确保把优良品种推广到最适宜的生产区域,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增产增收潜力,为保障明年粮油丰收奠定坚定基础。
二、布局意见
根据全市气候特点、农业区划和群众种植习惯,全市冬小麦生产划分为南部塬区及中部川区、中部山塬区、北部半干旱山区和东部子午岭林缘区4个种植区域,冬小麦推广品种以抗病、抗旱、抗寒、抗穗发芽、抗倒伏等抗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为主(详见附表1)。冬油菜生产划分为中部川台地、中南部塬区、东部冷凉阴湿与高海拔塬区3个种植区域,推广低芥酸、低硫苷及高产、高油、高油酸的优质冬油菜品种(详见附表2)。
三、播种时期
(一)冬小麦。平均气温在14—16℃,0—5厘米土壤温度在16—18℃时为适宜播期。正常年份北部丘陵区宜在9月中旬播种;中南部塬区宜在9月中、下旬播种;南部川区宜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回茬麦播种前,要及时对前茬作物进行腾地清理。前茬作物消耗地力大,应加大施肥量,及时深翻整地。
(二)冬油菜。平均气温17—20℃为适宜播期,播种至越冬前要求≥0℃积温为1000—1200℃,冬前有效生长天数70—80天,具体播期范围一般在8月15日至8月底;全膜覆土穴播冬油菜适宜播期应比露地播种的推迟5—8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良种宣传力度。各县(区)要充分认识良种宣传推广的重大意义,采取新闻媒体、入户宣传、散发资料、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对推荐品种开展宣传推广,使广大群众对品种布局和主栽品种充分了解,并积极动员群众购买适宜种植品种,提高粮油生产能力。市种子管理站要借助庆阳市农业农村局网站、庆阳市农业农村局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庆阳门户网站及《陇东报》、“掌中庆阳”等媒体,采取录制视频讲座、宣传高产典型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不断提高良种的覆盖面。
(二)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各县(区)要以品种布局为依据,以种子生产企业为主体,持续扩大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面积,加强冬小麦、冬油菜良种示范基地建设,强化良种生产,确保供种安全。要加大冬小麦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展示评价,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播种、统一收获”的要求,选择交通便利、立地较好的地域,谋划建办一批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点,镇原县、宁县、环县各建办千亩以上冬小麦示范点2个以上,其他县(区)各建办千亩以上冬小麦示范点1个以上。同时,各县(区)要结合实际,谋划建办一批冬油菜示范点。
(三)大力推广增产技术。要在合理选择种植品种的基础上,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推进良种良法技术集成和技术创新。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和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提高抗旱保墒能力。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料、化肥深施等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全面普及药剂拌种、种子包衣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使品种发挥最大的潜能,提高冬小麦、冬油菜生产效益。
(四)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市、县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大种子销售执法力度和市场检查,杜绝假冒伪劣种子和未备案种子上市,严厉打击走乡串户兜售未审先推种子和未经本地引种试验的异地品种等违法违规行为,从根本上治理品种“多、乱、杂”问题。对种子企业和门店收购经销的种子进行出入库检验,既要保证种子数量,又要保证种子质量,确保全市种子市场秩序良好和用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