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西峰区乡村振兴局 “十大行动”推进“三抓三促”走深走实

来源:西峰振兴号 作者:任继道 发布时间:2023-04-06 09:34:17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入推动“三抓三促”行动,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各项工作要求落地落实,西峰区乡村振兴局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开展“十大行动”,全力争创“一流队伍、一流作风、一流业绩”,努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好理论大学习。持续推行“八学”(导学、谈学、讲学、写学、悟学、评学、督学、考学)制度,采取“六加”(党组+股室、师傅+徒弟、线上+线下、理论+实践、集中+分散、考评+应用)方式,通过全员主动学、实践强能学、深入细致学、突出实效学、广泛融合学,抓好班子成员领学、党支部研学、党员干部自学。开展干部业务互训活动,搭平台、创载体,让干部轮流讲业务、讲方法,通过互相点评、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提高。推进“书香机关”建设,开展读书心得分享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读好政治理论、政策业务、哲学文学“三本书”,全力打造“五型”(学者型人才、实干型干部、专家型智库、智力型达人、创新型能者)干部。全年开展专题讨论4次,摘录个人政治和业务学习笔记分别不少于2万字。

二是开展工作大调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结合业务工作实际,采取“命题+选题”的方式,全年组织开展大调研12次,要求全体干部深入乡镇、村组一线,围绕防返贫监测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衔接资金监管使用、驻村帮扶、项目实施等重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熟悉掌握情况、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三是干部管理大提升。实行“党建责任制+五项清单(工作任务、落实责任、问题整改、绩效评价、督查考核)+干部责任”新机制,落细工作任务、落实责任、问题整改、绩效评价、督查考核“五项清单”,对股室和个人工作情况进行周通报、旬调度、月评比、季考核,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确保各项工作快落实、干到位。

四是巩固成果大推进。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落实,全面启动全省“一键报贫”平台,对全区所有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进行动态监测,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退尽退。以九类人群为重点,采取地毯式、全覆盖的方式,年内至少开展2次大规模的“十聚焦十到位”集中排查。安排衔接资金1061万元,用于乡村公益岗配套、雨露计划、人才培训、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等项目。督促全体帮扶干部开展“七帮七促”,树立以董志镇庄头村、罗杭村为榜样的帮扶典型村10个以上。

五是乡村建设大发展。突出抓好全区2镇(显胜乡、肖金镇2个省市示范乡镇)5线(西合、庆西、肖显、202、西镇5条公路沿线风貌)22个村(毛寺村、李岭村、鄢旗坳村等22个示范村)示范建设。安排资金1638万元,6月底前完成农事体验场、农业产业园配套设施等项目。着眼路、电、水、房等,投资5501万元,推动基础设施与农村风貌双提升。

六是产业发展大提速。创建“六联六带”机制,安排衔接资金1.3亿元(占财政衔接资金总量的60.3%),用于退林还田种粮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果园提质改造、露地蔬菜、生猪育肥场设施、蔬菜钢架大棚、黑木耳生产大棚等产业发展。积极对接天津对口革命老区合作办公室,重点围绕产业开发、劳务协作、教育培训、健康医疗等8个方面,建成津峰百亩蔬菜基地等项目,打造革命老区对口帮扶示范村1-2个。

七是乡村治理大转变。秉持建设与治理并重的工作理念,继续推进“五治”融合。安排资金46万元,新建“巾帼家美积分超市”23家。以冉李村“一院一堂”为样板,进一步提升村级爱心互助院运营水平,补助25万元在什社乡贺塬村建成爱心互助院1处。创建“一行动一活动”新载体,持续开展关爱服务行动、练兵比武活动10场次以上。

八是作风能力大练兵。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聚焦能力短板抓学习,聚焦落实难题抓执行,聚焦发展瓶颈抓效能,从领导干部做起,从党员干部抓起,以发现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大力弘扬“四敢”(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精神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具体做到“四抓四办”(深入抓、具体办,使劲抓、用心办,迅即抓、马上办,精细抓、规矩办),推动全局上下在学习上下苦功、在执行上铆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促进思想观念明显转变、能力素质明显提升、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效率效能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明显进步,合力推动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九是担当激励大作为。紧扣“谁来干、怎么干、干不好怎么办”,实施重点工作项目化、重点项目具体化、目标任务责任化、责任落实机制化“四化”工作法,采取每天一学、每周一练、每旬一比、每月一评、每季一考、每年一赛“六个一”绩效考核机制,个人日小结、股室周汇报、全局月评比,每月开展1次奉献之星、进步之星、创新之星等岗位评选活动。

十是营商环境大优化。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和“两型”机关创建,优化简化办事流程,对企业和群众办理事项所需材料,严格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引导群众通过“干部作风评价二维码”对服务质量进行现场评价或网上评价,做到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对帮扶的庆阳老七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继续实行一名牵头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计划,主动靠前服务,以精准服务暖民心、惠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作者:任继道;采编:范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