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广校抓实“五个到位” 推进“两型”机关创建走实走深
“两型”机关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市农广校结合工作实际,细化落实方案,统筹协调推进,通过抓实“五个到位”,确保各项创建任务不折不扣得到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安排部署到位。为确保我校“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工作创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市农广校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责任人任副组长、全体干部职工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办公室,具体负责“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活动推动落实工作。按照《市直农业农村系统创建“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工作实施方案》统一部署,市农广校结合工作实际,及时研究制定了《市农广校党支部“两型”机关创建落实方案》,细化了亮牌服务、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群众评价、查处举报、末位问责等六个方面10条具体措施,逐项明确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建立了工作台账,明确了“时间表”和“线路图”。
二是深化学习宣传,思想认识到位。活动开展以来,市农广校以干部职工学习会议、党员学习会议和干部职工大会为载体,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会议、市直农业农村系统“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和《庆阳市创建“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工作方案》《市直农业农村系统创建“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工作实施方案》等会议和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全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创建“服务型效能型”机关是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有效举措,真正统一了思想,增强了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是聚焦创建目标,措施落实到位。坚持把“两型”机关创建作为优化营商环境、转变工作作风的“先手棋”,聚焦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确定的具体措施,逐项对照落实。一是推行亮牌服务。依据市农广校职能制定统一的“岗位桌牌”和工作人员“工牌”,标明岗位人员姓名、照片、职务、职责、联系电话等信息,做到亮身份、亮职责、亮业务,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推行首问负责。修订完善了首问责任制度,制定了问询办事规定,对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和干部职工明确第一个接待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推行“四个一”服务,即见面问一声好、来人让一个座、接待倒一杯茶、反映问题或办理事项给一个满意的答复,切实提升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做到热情接待,周到服务。三是限时办结落实。坚持把限时办结的要求体现和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对照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进一步压实了工作责任。全面推行AB 岗工作制度,工作人员相互补位,高效协作,始终有人在岗,随时能够办事。四是健全评价机制。在单位办公区域张贴“干部作风评价二维码”,积极引导前来办事企业、群众进行扫码评价,做到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
四是发挥职能优势,技术服务到位。利用春耕春播关键时节,分别在环县合道镇朱家塬村、唐台子村和合水县何家畔镇柳家川村举办春播粮食作物栽培技术培训班3期,邀请农业专家分别就玉米、小麦、大豆的品种选择、全膜双垄沟播种植、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现场授课,培训农民200余人次,使受训群众掌握了粮食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方法,提高了栽培管理技术水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会同保险公司赴庆城县、镇原县、宁县、正宁县开展风雹灾情核查,指导受灾群众科学有序开展灾后自救。
五是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到位。为进一步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创建走深走实。4月2日,市农广校党支部在专署巷社区开展了“共驻共建同携手、垃圾分类我先行”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讲解展板、发放宣传手册,详细向社区居民讲解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分类要求,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践。通过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促使社区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5月8日,组织支部全体党员赴庆城县玄马镇贾桥梨枣栽植基地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 送技术到田间”主题党日活动,为群众免费送上了枣树专用水溶肥和微生物菌剂,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群众开展枣树追肥灌水,为进一步提高梨枣产量和品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