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抗旱—庆城县积极开展墒情监测分析工作
自7月中下旬以来,庆城县连续出现高温天气,尤其是县北部山区乡镇降雨偏少,已对全县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根据县气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6-7月我县降水量合计104.3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了36%,为了全面掌握全县旱情的实际情况,县农技中心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旱情情况进行了实地土壤墒情调查监测工作,通过对川区(庆城镇、卅铺镇、马岭镇、蔡家庙)、部分塬区(南庄、白马、驿马)、山区(太白梁、桐川、翟家河)的土壤墒情调查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对当前抗旱工作提供墒情数据支撑。结果显示:山川塬玉米田0-20cm含水量平均为10.4%,20-40cm底墒为11.1%;山川塬休闲地块0-20cm含水量平均为10.5%,20-40cm底墒为11.5%。总体评价为:土壤含水量很低,表墒含水量均趋近于10%,底墒含水量均趋近于11%,土壤含水量总体呈现不足,土壤干旱,对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影响很大,全县平均含水量绝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旱状态;局部地块处于重旱状态,且区域分布不均。
目前,为应对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状况,县农技中心继续加强对田间墒情监测,密切关注旱情发展,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抗旱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技术指导,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受旱较重的桐川镇高庄至翟家河、马岭至卅铺等重点乡镇区域进行技术指导,根据不同作物、生长阶段、长势及受旱情况,因时因地制定和落实抗旱技术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抗旱技术指导服务,搞好抗旱减灾的宣传,营造抗旱保丰收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力度,进一步强化植保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对因干旱引发的病虫害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早治理,重点做好秋粮作物的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备足药械,落实技术措施,搞好农技骨干力量协助各乡镇开展统防统治工作,打好旱口虫口夺粮战,确保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实效,最大限度地挽回秋粮作物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