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科学谋划 统筹兼顾 精准施策——华池县农业农村局高位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来源: 作者:华池县农业农村局 章龙 发布时间:2021-06-23 17:57:54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全县城乡环境卫生的关键一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硬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论述精神,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落实各级决策部署,坚持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抓起,系统谋划、一体推进、持续抓促,努力打造清洁、美丽、宜人的人居环境。

一、坚持高点站位抓部署。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县情实际,着眼长远发展,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一是高站位推动。研究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等7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了县委统筹抓、政府全面抓、部门配合抓、乡村具体抓的抓促体系,领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二是高起点谋划。坚持“多规合一”原则,深度融合环境整治、红色旅游、城乡建设等工作,编制完成《华池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县村庄布局规划》《新堡至荔园堡农村风貌提升规划》等环境整治重点规划,确保全县环境整治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三是高质量保障。从2019年开始,县财政每年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均在500万元以上,今年整合扶贫资金1500万元,用于村级垃圾转运点、组级垃圾收集点、乡镇垃圾填埋场和垃圾中转站建设。按照“组有保洁员、村有监督员、乡有考核员”的标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生态环境保护、河长制基层管护“四网合一”,通过乡镇公益性岗位、生态护林员、光伏产业贫困户选聘、临时雇用保洁员等方式配备保洁员1524人,组建农村保洁队伍111个,采取定人、定责、定时、定片的模式,实现了“清晨一次扫、保洁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

二、坚持创新方式抓管理。针对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深度清理难、效果保持难”两大难题,县住建局依托雪亮工程创建了全域无垃圾信息监管平台,共享公安、电信、移动等系统335个高清摄像头,对全县交通干道、新农村居民点、公园广场、商贸中心等重点治理区域全时段、无死角监控;配备智能保洁终端756部通过轨迹巡查、打卡定位、多点呼叫、图像传送,实施精准管理,运用监管平台、摄像头、智能保洁终端“三维一体”大数据手段,建立“远程巡查、任务指派、清理反馈”数字化管理模式,做到了“问题随查随改、垃圾日产日清”。

三、坚持统筹兼顾抓整治。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九项任务和治理农村“十四乱”,重点开展“三大革命”,持续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垃圾革命”坚持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按照“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县乡处理”模式,建成标准化生活垃圾填埋场7座,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8座;乡镇污水处理站16座,污水收集池44个;村级垃圾转运点107个,组级垃圾收集点646个,配备户用垃圾桶2.7万个,勾臂式垃圾箱1065个,各类垃圾清运车辆187辆,初步形成了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完整链条。“厕所革命”坚持好字当头,从县能源办等单位选派7名干部脱岗蹲点开展技术指导,村级成立村民监督小组全程参与施工,逐户建立电子档案,严把工作组织、产品质量、技术模式、施工质量等关口,配发抽污车辆43辆,确保建一个成一个。2018年以来共完成户厕改造9706座,今年计划建成3110座。厕所普及率将达到44.93%。“风貌革命”坚持以村组道路、村内建筑、公共环境等为重点,坚持“因陋就简、借势而为”的原则,着力塑造彰显红色传承、体现华池民俗、反映陇东风情的田园风光,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村庄格局和特色鲜明的乡村风貌。目前,共打造风貌提升示范线7条,创建清洁村庄101个,绘制以孝道、法制、廉政为主要内容的文化长廊5公里,扮靓了环境、留住了乡愁。同时,集中开展“拆危旧房屋、拆残垣断壁、拆废弃圈舍”攻坚行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47吨,理乱搭乱建,依法拆除烂房烂墙烂圈、废弃厂房棚舍等897吨,整齐堆放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1477处。

四、坚持长效常态抓管护。按照“建管并重、以建促管、边建边管”的原则,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不断巩固建设成果,推动整体工作由粗放向精细、由静态向动态、由突击向长效转变。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实行周督查、半月督办机制,每周四联合县住建局、县融媒体中心对各乡镇进行深入暗访,每周五晾晒“红黑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每两周通报黑榜整改情况,保持环境整治高压姿态。建立健全参与机制。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行乡村红黑榜、“积分超市”等措施,积极开展“互学互评互促”活动,落实门前包清洁卫生、包良好秩序、包绿化美化“三包”责任制,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建立健全奖惩机制。设立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单项奖,制定通过考核办法,2019年按照50万元、30万元、20万元三个等级,共奖励乡镇570万元。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采取中央省市投一些、县级财政补一些、结对扶持帮一些、乡村自主筹一些、群众投劳省一些的办法,全力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