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办实事 为民服务解难题——庆阳市农技中心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让广大党员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也要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及时提供技术保障,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增加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学党史悟初心 办实事解难题
市农技中心领导班子按照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先做一步、走在前列,以上率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及时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研究安排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着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史、新中国史等,进一步深刻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重温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深刻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力,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学习中坚持为民办实事。针对部分农户种植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欠缺,新技术掌握不到位问题,5月13-14日,市农技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先后深入郭原乡千亩露地朝天椒示范基地、临泾镇塑料大棚“美都”西瓜规模化生产基地、平泉镇食用菌、甜瓜生产基地进行实地指导,技术人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田间地头,就瓜菜选种、育苗、栽植、施肥、施药、除草等方面内容对菜农进行详细讲解,现场传授技术,操作示范,指导菜农掌握最新瓜菜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知识,着力解决了农户种植技术难题。 5月25日下午,调研赤城镇瓜菜产业发展工作。调研组首先听取对全镇瓜菜产业发展汇报,随后查看了老庄、武庄村瓜菜生产基地,并就当前瓜菜产业开发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单位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举措,聚焦田间地头,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升华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二、进行现场指导 打好夏粮保卫战
当前,小麦长势总体良好、丰收在望。为做好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确保丰收,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把后期田管和重大病虫害等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多措并举,切实为全市小麦丰产保驾护航。5月20日,召开了全省小麦条锈病防控现场推进会,深入镇原县上肖镇姜曹村冬小麦条锈病统防统治示范点、西峰区肖金镇芮岭村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进行现场指导,为打好“虫口夺粮”攻坚战、夺取全省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打通农业“最后一公里”赢得主动。同时,为加强绿色防控,印发了《关于做好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庆农明电〔2021〕33号),分两组督查指导各县区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按照小麦条锈病“发生一点防治一片”的要求,及时调动专业防治队伍,全面开展应急防治,群防群治。
三、开展六查三讲一完善 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庆城县太白梁乡吴家岔村为庆阳市农技中心联系村,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开展“七项举措”,助力“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从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领域着手,力求与群众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进田园、走进农户、走进群众的心头。在吴家岔村部召开了“六查三讲一完善”行动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讲话,学习了庆阳市“六查三讲一完善”行动实施方案。
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和帮扶责任人分成两组,对全村所有农户,就饮水、住房、义务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走访摸排。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等导致收入骤降或支出骤增户和遭受突发变故的特殊困难群众等“五类重点对象”进行核查,并听取了他们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对6户脱贫不稳定户和1户边缘易致贫户“一户一策”帮扶计划进行了完善,杜绝返贫情况的发生。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使群众对党的各项扶贫政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为有效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
四、实现良种良法技术推广 为现代农业注入活力
今年以来,市农技中心高度重视良种良法推广,制定印发农业技术推广计划,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咨询服务、建办基地、项目实施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良种良法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确保了全市粮食生产安全和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止目前,全市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共建设60个示范基地,主推的玉米品种(如登海系列、先玉系列、龙生系列等)超过80个,小麦品种(如兰天系列、陇育系列、陇鉴系列等)超过20个,油菜品种(如陇油系列、冬油系列、天油系列等)超过10个,中药材品种(如中材1号、2号、3号柴胡,蒙古黄芪,大毛花、山银花金银花等)超过20种,瓜菜品种(如绿翡翠、永甜、金冠系列甜瓜,早佳、美都、K4麒麟西瓜,湘研、绿亨、京研系列辣椒)超过16种。配套主推技术(如全膜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玉米根茬还田、秸秆粉碎还田、深松耕及少免耕、小麦宽幅匀播技术等)近20项。尤其是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每年推广面积超过300万亩,促使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能力大幅提高,为确保全市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全市玉米示范推广区良种率、地膜覆盖率均达到100%;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