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合水县迅速行动 全力做好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

来源:合水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杨镇龙 发布时间:2021-06-02 16:00:49 浏览次数: 【字体:

当前,合水县小麦普遍进入灌浆期,也是小麦各类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高峰期。经县农技中心植保技术人员近期调查显示,小麦条锈病在吉岘、段家集、肖咀、西华池等乡镇麦田均已发生危害,发生发展速度快,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今年4月至5月,全县降雨量偏多,为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小麦条锈病发病早、发展迅速。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份,全县阴雨天气偏多,对于条锈病的传播、蔓延十分有利,预计小麦条锈病将继续扩展蔓延,流行盛期在6月上旬。

01da60a3cb4d4661ae8e066a071764a4.jpg

df4ab92dbfec4bf3a0200e4fe4e3da08.jpg

防治意见:为确保夏粮生产安全,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大面积发生,一是提高警惕,高度关注田间病害发生发展动态,遵循“打点保面,控制流行”的原则,在流行初期迅速开展大面积防控,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防控”。二是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及时开展群防群治,全面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推行无人机飞防示范,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防治节本增效,确保夏粮生产安全。三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如天气预报未来2天有阴雨或大风天气等,应暂停施药,抓住天气晴好有利时机开展防治,将条锈病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防治药剂

1.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70毫升+7.5%氯氟﹒吡虫林悬浮剂30—35克+磷酸二氢钾40—5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2.亩用250克/升戊唑醇水乳剂20—33.3毫升+7.5%氯氟﹒吡虫林悬浮剂30-35克+磷酸二氢钾40—5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3.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克+7.5%氯氟﹒吡虫林悬浮剂30-35克+磷酸二氢钾40—5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4.亩用5%己唑醇悬浮剂30—40克+7.5%氯氟﹒吡虫林悬浮剂30-35克+磷酸二氢钾40—5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二)注意事项

1.喷施时间在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无露水时,在喷施后6小时内遇雨晴日补喷,确保防效。

2.一般田块喷施1-2次。条锈病、白粉病等重发区连喷2—3次,间隔时间7-10天。

3.购药时一定要到三证齐全的正规门店选购,拒绝使用所谓改进型、复方类三唑酮,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4.配制农药时,一定要进行二次稀释,先用少量水化开后再倒入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

5.用药量要准确,根据亩用药量及用水量配制药液。配制采用标准计量器,切勿随意加药,不得随意混配或加大农药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