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突出稳产保供全力抓好粮食和生猪生产
庆阳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中形成的好机制好经验向乡村振兴领域全面复制推广,着力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切实加强重要农产品生产和保障供应工作。
一是坚决靠实粮食生产责任。紧盯省上下达的595万亩面积和147.6万吨总产任务,将种粮任务分解到县区,靠实到地块,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全市冬小麦播种面积189.36万亩,计划夏种粮食58.2万亩以上。已完成春播粮食347.55万亩。4月份召开了全市粮食生产现场推进会,观摩良种推广、农机服务、肥料保障、地膜覆盖等关键技术环节,邀请庆阳调查队负责人分析粮食生产形势、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凝聚重农抓粮共识。近期,省上在我市召开了农机化现场推进会、小麦条锈病防控现场推进会,为提升我市粮食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指导。
二是提升良种保障能力。4月份,召开了全市种子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种子生产管理和种质普查工作。坚持引种、育种、管种齐抓,针对不同生产区域,引进新品种120个,示范推广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10个以上,筛选推广了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稳定可靠的粮食生产主推品种。
三是推广旱作集成技术。市县农业技术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全膜双垄沟播、全程机械化作业等组装配套技术,应用深松耕、少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动粮食生产降本增效。全市共完成覆膜301.1万亩,其中秋覆膜150.17万亩、春季顶凌覆膜150.93万亩,占任务300万亩的100.4%。加强绿色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印发了《2021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切实加强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
四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2019年项目验收工作,完成正宁县、华池县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市级验收2万亩和1.1万亩。争取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30.3万亩,衔接下拨第一批资金8633万元;完成了环县、合水、镇原、华池4个县项目的初设评审。
五是抓好撂荒地整治。印发了《庆阳市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和《庆阳市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展撂荒地排查摸底,建立撂荒地信息台账。全市共排查出撂荒地18.81万亩。坚持边排查边整改的原则,完成整治14.9万亩,占撂荒地面积的79.2%。
六是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全面落实稳产保供一揽子政策,通过企业引领、项目带动、信贷支持、贴息扶持、技术服务、疫病防控等措施,持续扩大生猪产能、提高饲养水平,加快出栏频度、带动扩栏增养。目前,全市生猪存栏49.8万头、出栏15.37万头、猪肉产量1.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