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强化为民办实事 高质量推进“厕所革命”
合水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推进“厕所革命”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的理念,坚持政府推动、群众参与,因地制宜、财政奖补,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止2020年底,全县共有卫生厕所22182座,今年计划再改厕5000户,年底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以上。
高点站位抓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村户厕改造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专门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领导小组,并成立厕所革命专责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定期实地督查、研究部署、解决具体问题,全面统筹推进。制定印发了《合水县2021年乡村建设行动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任务清单,靠实了包抓责任。各乡镇也成立了厕所革命专责工作组,书记、乡镇长亲自主抓,确保了改厕任务有落实、改厕质量有保障。同时,在县电视台开辟了改厕宣传专栏,全方位宣传改厕目的、意义和政策,让群众充分知晓,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地制宜定改厕模式。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必须入院、提倡入室,整村推进、一宅一厕”的要求,在改厕模式上,重点推行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对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的集中居民小区,实施“直通污水管网”的水冲式改厕模式;第二种是对没有集中排污或居住分散的农户,推行占地少、结实耐用、能够可靠实现无害化处理的三格式化粪池进行改厕(有自来水的重点采用高压喷头冲水、无自来水的重点采用深埋储水桶利用自吸泵冲水);第三种是对没有条件压埋三格式化粪池的农户,推广生物降解马桶改厕。改厕模式的多样化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自主选择权,确保了改厕顺利推进。
多方联动保厕具质量。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乡镇、村组干部赴厕具供应厂家考察学习,从管材质量,马桶防冻性、防臭性,化粪池防渗漏性、承压性能等方面反复比较厕具质量。要求各乡镇对采购的卫生洁具、管材、管件、三格式化粪池先进行验收,并对三格式化粪池进行注水和承压试验,各类产品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改厕产品和施工安装有专人负责验收,签字确认,确保了改厕洁具质量关。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加大对厕具产品质量的抽检和监管,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
进村入户讲技术关键。改厕成功与否,技术指导很关键,我们从农业农村局、卫健局、市场监管局抽调技术人员组成户厕改造培训指导工作组,深入农村以乡镇为单位,组织乡村干部、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甘肃省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中的技术规范要求,并对关键环节实地边施工便指导,确保了乡村干部、施工技术人员全面掌握技术规范。同时县卫健局向每个乡镇选派一名技术指导人员,实地蹲点指导,严格落实防漏防渗防冻防臭等技术规范,确保了改厕技术不出问题。
健全台账促改厕质量。改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五统一”工作法(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维护),组织乡村干部包组抓户。由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乡村干部、群众代表、改厕农户组成联合验收小组,提前介入,全程参与。改厕过程中分户建立电子照片档案,标明户主信息、厕具产品、供应企业、技术负责人,对基坑开挖深度、灰土垫层比例、水泥打底厚度、排粪管角度、表土覆埋厚度、贮水桶预埋深度等施工关键环节拍照留存,并进行分项验收,签字确认,把严了施工监督关、竣工验收关。
强化管护优后续服务。为了加强改厕的后续管理服务工作,我们充分利用庆阳市农村厕所革命信息监管平台,为改厕农户逐户安装二维码,建档立卡,健全改厕各类档案。同时在每个行政村成立了改厕服务站,安排了1名农村公益性岗位,每年发放报酬1万元,专门负责厕具维修、粪污清运设备管理、厕所粪污抽运等工作,做到设施坏了有人修、管道堵了有人通,确保厕所正常使用,有效解决了群众改厕后的后顾之忧。
加大补助促改厕进度。改厕工作能否高效推进,资金补助很关键。我们在落实好中央及省、市补助资金的同时,今年县财政列支600万元为每户改厕户再补助1200元,每户补助资金达到2000元。同时,在行政村改厕服务室达到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50%的村改厕服务室达到标准化水平,县财政为每个标准化改厕服务室补助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