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畜牧兽医局在全县开展紫花苜蓿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为了全面掌握环县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现状,我局成立了环县紫花苜蓿种质资源普查小组,从3月初开始,对全县20个乡镇开展以陇东紫花苜蓿为代表的普查工作。
采取现场询问农户、实地进行GPS定位、采集种子、填写普查采集表格等形式,以本地陇东紫花苜蓿为主、其他品种为辅开展了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共普查了20个乡镇76个行政村177个地块,基本查清本地紫花苜蓿分布区域、种植面积、产量、优良特性、品质表现等种质资源详细情况。
我县陇东紫花苜蓿种植历史久远,覆盖面广,加之近年来,我县大力主导发展草畜产业,而苜蓿作为“牧草之王”,我县以每年10万亩进行更新种植,在产业发展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留存面积约100万亩,除在2020年,我县引进甘农3号、甘农5号、中天1号等培育品种进行推广试验种植约10万亩,其余均为陇东紫花苜蓿品种。
本次普查发现,我县县南地区苜蓿亩产量明显高于县中和县北地区,其主要受气候、土壤以及降雨量等方面因素影响。陇东紫花苜蓿优良特性主要表现在抗旱、抗寒、抗病虫、产量相对较稳定、可刈割年代较长等方面。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普查为契机,从苜蓿后期管护着手,在苜蓿提质增效、增产增收上下功夫,在做好陇东紫花苜蓿种质资源保护的同时,提高苜蓿的品质和产量,以保障我县肉羊产业的饲草料供给,并更好地为振兴奶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