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狠抓品种选育 保障粮食安全 ----市农科院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建设纪实

来源:市农科院 作者:唐小丽 发布时间:2021-04-20 19:15:09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市农科院以科技创新和科研兴农为主线,紧紧围绕粮食作物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建设,组建小麦研究室、玉米研究室、杂粮研究室,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育种、土肥、植保、示范等科研小组,打通“育、繁、推”的各个环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月18日召开的全市粮食生产暨农业抓点示范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市农科院结合工作实际,围绕良种育繁推一体化作了交流发言。

一是积极开展种质资源收集引进和创新利用。共收集引进国内外种质资源2800多份,其中收集引进国内外冬小麦种质材料1800多份,从中筛选出抗旱材料330份,抗寒材料450份,矮秆优质材料187份。通过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配制杂交组合1000多份,筛选出表现良好的高代品系材料20多份,其中自主选育的庆科麦134等9个冬小麦新品系已进入鉴定品比试验,庆科麦1号已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收集引进玉米自交系和各种种质材料400余份、筛选出适宜庆阳市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6个。自主选育的新品种“庆科玉”1号已于201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鲜食玉米庆科糯660正在参加甘肃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庆科玉9号正在参加甘肃合硕科企玉米育种联合体区域试验。收集引进大豆、红小豆、谷子、糜子、荞麦等种质材料600余份,通过航天诱变、有性杂交等方法创制新材料300余份,自主选育新品种8个,其中大豆新品种庆科豆1号正在参加甘肃省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庆科豆6号、庆科豆8号正在开展多点试验,红小豆新品种庆科红2号已进入生产应用阶段。

二是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筛选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在抓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选育的同时,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筛选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工作。累计引进粮食作物新品种300多个,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县区适应性生产试验,先后筛选出的冬小麦新品种6个,玉米新品种6个(粮饲兼用性品种4个,夏播复种品种2个),春播马铃薯新品种4个,夏播(复种)马铃薯新品种4个(中晚熟品种2个,早熟品种2个),特色粮食作物新品种21个(大豆6个,红小豆2个,谷子9个,糜子2个,荞麦新2个)。

三是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建立新品种新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点8个,示范新品种40多个,示范新技术16项,累计示范面积1200亩。选育和筛选出冬小麦新品种长麦6135、普冰151、铜麦6号,玉米新品种庆科玉1号、登海3721、潞玉1572,大豆新品种齐黄34、汾豆93,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陇薯7号,谷子新品种晋谷21、张杂谷13等。

四是积极开展良种繁育和推广应用。近年来,在和盛科研基地及周边村组建立粮食作物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原种繁育田700亩,开展粮食作物常规种原种生产。累计繁育长麦6135、铜麦6号、普冰151等冬小麦原种1200多亩,供种36万公斤。繁育陇薯7号、青薯9号马铃薯原种110亩,供种60吨。繁育大豆、糜谷等特色粮食作物新品种10多个,供种3万公斤。通过良种繁育和推广应用,使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率不断提升,有效保障了庆阳市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