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粮食生产暨农业抓点示范工作现场推进会全面推进粮食生产
4月18日,庆阳市农业农村局召开了全市粮食生产暨农业抓点示范工作现场推进会,全面推进粮食生产。
与会人员先后现场观摩了宁县和盛冬小麦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合水县振海塑业有限公司地膜生产及回收利用、合水县固城镇董家寺村全膜玉米整村推进等示范点。观摩了新型农机具展示演示、植保无人机喷防作业、农机农艺融合及配套展示、地膜生产及回收利用、主推种子品种展示等。市农科院,市农技中心,合水县、宁县、环县、镇原县农业农村局分别围绕良种育繁推广、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高效技术集成应用、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等科技增长、稳粮增收的不同环节作了交流发言。国家统计局庆阳调查队副队长李庆宁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全市粮食生产统计进行了业务辅导,提出了明确要求。庆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高世武同志作了讲话。
会议指出,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正确分析粮食生产形势,坚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科学研判全市粮食生产形势,充分认识粮食生产任务的艰巨性,切实增强工作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要保持清醒认识,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紧盯目标任务,细化抓促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
会议强调,要抓住关键环节,找准突破口,精准发力,保面积、提单产,力争粮食稳产增产。算清耕地账,切实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结合去年秋播冬小麦面积、今年春播和复种粮食面积计划,细算耕地账,把春播面积分解到乡镇、靠实到地块。提早谋划好复种面积,做到以秋补夏、以复种补全年。防止“非粮化”,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高标准农田要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加强撂荒地整治,拓展种粮空间。对撂荒地要摸清底子,建立台账,因地制宜,分类整治。推广新品种,提升粮食良种化率。坚持引种、育种、管种齐抓,立足不同区域、不同水肥条件,加强试验示范,突出丰产高效,科学选育推广一批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稳定可靠的主推品种。引进优良品种,选育优良品种,加强良种扩繁,强化种子经营管理。小麦生产上,南部塬区及中部川区重点引进推广抗倒伏、抗病的丰产性品种;中部山塬区重点引进推广抗旱、抗病、抗逆的稳产性品种;北部半干旱山区重点引进推广抗旱、抗寒、耐瘠薄的强冬性品种。玉米生产上,中南部地区引进示范推广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熟品种;东部子午岭冷凉阴湿区引进示范推广中早熟品种;北部丘陵半干旱区引进示范推广耐旱稳产的中熟品种。集成新技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各级农技、农机、科研、种子部门相互配合,积极总结探索,集成推广良种良法和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抗旱技术示范推广绿色生产技术,试点推广种收贮一体化服务托管技术,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种粮效益。严防病虫害,保障粮食丰产。坚持专业防治与统防统治有机结合,全力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控。农技推广部门充分利用已建立的监测点和预警预报系统,及早发现病情虫情,及时预防处置,把实际损害降到最低程度。严查假农资,坚决杜绝坑农行为。农资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坚决防止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
会议强调,要开展抓点示范行动,围绕粮食生产,集中建办一批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集成应用的示范点。围绕成熟技术抓应用、集成技术抓组装、高新技术抓示范,大力推广马铃薯生产脱毒种薯、深松耕、起垄覆膜、机械收获集成技术、粮食生产耕种防收贮运机械化组装配套技术,促进节本增效,提高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市县农技、农机、种子管理部门建立横向联动机制,整合技术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协同配合抓促示范点建设。构建市县乡纵向联动机制,市级下沉技术力量,县乡主动承接,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确保示范点建设质量。每县规划建设1-2处500亩以上良种化、机械化、集成化的种粮一体化小麦、玉米种植示范点。镇原县建成夏播(复种)马铃薯省级示范点2000亩、万亩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1处,带动全县种植5万亩;环县建成万亩标准化马铃薯示范基地1处,带动全县种植22万亩;华池完成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