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近期土壤墒情及农作物苗情、病虫情况的分析报告
近日,全市范围内经历了两次降雨(雨夹雪)过程,旱情得到有效缓解。“惊蛰”将至,春耕在即,为全面落实越冬作物春季田管措施,促进冬小麦、冬油菜苗情转化升级,夺取夏粮丰收,现将我市近期土壤墒情及越冬作物苗情、病虫害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一、 “三情”调查情况
(一)土壤墒情变化情况
2月23日-27日,全市范围内经历了两次降雨(雨夹雪)过程,据气象部门数据,2月下旬各县区降水量8.8~23.9毫米,西峰9.5mm、庆城11.5mm、宁县11.6mm、镇原7mm、合水13.9mm、正宁9.6mm、华池23.6mm、环县13.2mm。伴随降雨(雪)过程,各地气温平均下降4~6℃。此次降雨覆盖八县区,较历年同期相比,环县、华池、庆城、合水异常偏多,使前期庆城的桐川、太白梁、翟家河、蔡口集,环县环城镇以北的洪德、山城,华池西北部的五蛟、白马等重旱区域旱情得到有效缓解。目前,除镇原北部的三岔、殷家城、马渠等地旱情等级由重旱降为轻旱外,其余各地旱情解除,土壤墒情较好。
(二)冬小麦苗情。去年全市秋播冬小麦192.24万亩,冬前一类麦田50.33万亩,占26.18%,单株分蘖3~6个,平均3.24个;次生根4~7条,平均4.36个条。二类麦田101.39万亩,占52.74%,亩总茎数50~60万株,平均51.25万株;单株分蘖2~4个,平均2.92个;次生根2~5条,平均3.72条。三类麦田40.52万亩,占21.08%,亩总茎数在50万以下,单株分蘖2个以下,平均1.71个,次生根1~4条,平均2.44条。冬油菜播种28.66万亩,冬前一类苗13.0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5.69%;二类苗11.4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0.08%;三类苗4.0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4.23%。
(三)冬小麦、冬油菜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趋势预测。目前冬小麦、冬油菜病虫害处于越冬期,除麦田杂草零星发生外,未查到其他病虫害。根据我市春季气候趋势及品种布局,预计2021年,小麦条锈病将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局部中度偏重发生;麦穗蚜中度偏重发生;条沙叶蝉在北部及东部子午岭沿线中度偏重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麦蜘蛛中度至中度偏重发生;麦田、冬油菜田草害中度偏重发生。
二、近期气象预报分析
根据气象预报,3月上旬,全市各地天气以多云或晴为主,气温在-3~15℃之间,地面蒸发量小,利于越冬作物返青及生长发育。
春季(3-5月)降水量环县、华池90~100mm,庆城、镇原、合水100~110mm,西峰、宁县、正宁110~120mm,比常年偏多。春季第一场透雨出现在4月中旬末至下旬初,比常年略早,晚霜冻结束在5月上旬至5月中旬,接近常年。
三、农业生产建议
各县区要迅速行动,抢抓农时,根据越冬作物“三情”变化情况,搞好分类指导,重点抓好促弱转壮、控旺防倒伏和预防倒春寒,科学合理运筹肥水,落实春季田间管理措施,夯实夏粮油丰收基础。
(一)镇压划锄,提墒增温。要根据土壤墒情进行镇压划锄、疏松表土,减少地面蒸发,保墒增温。镇压时应注意地湿不镇压,霜冻麦田、苗弱、苗黄和生长受挫的麦田不镇压,镇压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进行。要抓好顶凌解冻土壤水分返浆期的抗旱保墒,及早中耕锄草,将土壤深层蓄水提到耕作层,增强小麦、油菜的抗旱能力。对旺长麦田,应深锄断根,控制旺长,变旺苗为壮苗。群体偏少、个体偏弱的麦田,早春土壤全部解冻后进行浅锄细锄。
(二)依据苗情,趁墒追肥。冬小麦、冬油菜返青后,趁墒趁雨及早追肥。在返青初期趁土壤返潮之际,行间耧施化肥,亩追施尿素5~7.5kg,配施磷酸二铵2.5~5kg,促弱控旺转壮,早发稳长;拔节前后若遇降雨,可在降雨前撒施化肥,一般麦田生育期亩追施尿素5~7.5kg。冬油菜返青后,视苗情亩追施尿素3~5kg,返青期未来得及追肥的田块追施薹肥,亩追施速效肥碳铵10kg,此时不宜追施长效肥,以免贪青晚熟。
(三)监测预报,防控病虫。要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完善病虫信息上报制度。小麦返青后,坚持“定人、定点、定期”监测和“五日一查,一周一报”制度,按照农作物病虫测报规范,对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进行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准确掌握小麦条锈病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及时发布趋势预报,特别要做好条锈病、麦蜘蛛和蚜虫等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预警,实现准确预报。条锈病在拔节前要求“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尽力做到早发现早防控,防止病害蔓延。
(四)科学应对,防灾减灾。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沟通会商,及时调度雨情墒情,及早发布预警信息,落实好抗旱保苗措施。同时,要积极防范“倒春寒”。今春气温回暖快,易出现阶段性强冷空气,发生“倒春寒”几率大。要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旺长麦田及时开展镇压蹲苗,控旺转壮;弱苗要及时追施尿素,促进苗情转化升级,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调节近地面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可采用在地头烟熏、叶面喷施尿素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1000倍液)或叶面喷碧护等方法提高抗寒防冻能力,防御倒春寒,减轻冻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