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不断夯实产业基础
庆阳市把发展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坚持“南牛北羊、塬果川菜、草畜平衡、农牧循环”的思路,加快推进“四区四带”(“四区”即:肉羊、奶山羊产业区,肉牛产业区,肉鸡产业区,生猪产业区;“四带”即:苹果产业带,饲草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带,瓜菜产业带) 产业布局,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科学定位布局。制定出台了庆阳市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1+4”文件(《庆阳市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和2020年发展牛、羊、果、草产业4个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畜禽(羊、牛、猪、鸡)、苹果、饲草、中药材、瓜菜等特色产业,全域推广“331+”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提高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加快构建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体系、集成配套的生产体系和集约高效的经营体系。
二、肉羊产业迅速崛起。全市建成万只以上湖羊良种扩繁场13个、千只以上规模场1063个,培育专业乡15个、专业村70个,自养农户达到6万多户,肉羊饲养量达到750万只,建成屠宰线4条,年屠宰能力175万只,探索形成了“五全五化”技术的“环县模式”(全舍饲工厂化养殖、全混合日粮标准化饲喂、全基因组良种化选育、全畜群无规定疫病免疫净化、全过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三、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全市新栽苹果8.65万亩,其中新建矮化密植苹果基地6万亩,改造郁闭园4.4万亩,培育大户9700户,发展万亩优质果带25个,苹果面积累计达到177万亩,探索形成了“三高五化”技术的“宁县模式”(高定位、高科技、高效益;苗木良种化、栽培矮密化、管理机构化、水肥一体化、产品标准化)。同时,在镇原、西峰、宁县、正宁等县区,因地制宜发展肉鸡、生猪、肉牛、饲草、瓜菜、中药材等产业,全市肉鸡、生猪、肉牛饲养量分别达到3050万只、147万头和95万头,种植一年生牧草100万亩、瓜菜95万亩、中药材36万亩。
四、品牌意识不断强化。坚持在农产品品牌培育上下功夫,庆阳苹果等4个区域公用品牌和13家企业商标品牌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庆阳肉羊、环县羊羔肉入选“全国十佳羊肉品牌”,“庆阳苹果”先后荣获“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