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上肖:创新模式抓党建 融合发展促脱贫
近年来,上肖镇创新“党建+”发展模式,强党建基础,补发展短板,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凝聚起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党建+基层支部建设,筑牢决战决胜“红色堡垒”。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美不美,关键看党员。上肖镇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以“四抓两整治”为重点,持续推动基层支部建设,增强党建引领能力。抓阵地建设夯实基础,2019年以来新修村级活动阵地3个,维修村级活动阵地2个,基础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抓队伍建设凝聚力量,在7个村率先实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选派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2名,下派村文书11名,培养村后备干部5名,致富带头人27名。抓制度建设强化服务。强化“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将“便民服务”贯穿全过程,基层支部服务群众能力不断提升。
党建+富民产业培育,增强决战决胜“根本动力”
上肖镇坚持以抓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模式,按照“一村一品”的战略思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抓手,积极打造农业特色产业示范点创建,大力推进林果、中药材、饲草玉米、肉鸡养殖等产业发展,打造形成净口村千亩矮化密植桃示范园,翟池、梧桐千亩饲草玉米示范点,南李、西岭千亩中药材示范点四个“党建+产业”示范基地,实现了党建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奔小康的良好局面。
党建+文明乡风培育,提升乡村振兴“气质内涵”。
以“党员先锋”为基础推进乡风文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全镇380多名党员干部积极加入到移风易俗的志愿活动中,为群众服务。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推进乡风文明。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为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各村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了全覆盖。组件志愿服务队76支,注册志愿者3535人,开展“爱心义剪”“点滴文明路—消除视角贫困”、“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11场次。以“乡贤文化”为支撑推进乡风文明。充分发挥乡贤能人的优秀品行涵养文明乡风,全力推进传统文化“孝”“德”传承。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活动,连续两年评选出身边好人43名,道德模范8人,并在镇村两级干部会上予以表彰奖励,传播了正能量。开展“积分制+”管理,以“道德积分超市”为依托,开展“积分制+”乡风文明、“积分制+”美丽家庭、“积分制+”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提升民主管理水平。通过积分制管理让群众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效减少铺张浪费,促进村风村貌,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也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对党组织的信任感,为构建村级组织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党建+人居环境治理,打造乡村振兴“最靓颜值”
党建+宣传组织。镇党委始终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全镇工作统一谋划、统一部署,聚焦环境卫生整治、拆危治乱等工作重点,通过党员活动日、支部“主题+活动”等方式,利用村村通大喇叭、镇村微信群、QQ群等平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深入宣传。
党建+责任划分。严格实施“镇村两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形成镇党委书记、镇长统筹抓、包片领导具体抓,镇村干部、村保洁员全员参,发动各村党员干部445人,划分责任区114个,覆盖全镇103个自然村,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做到工作到人、责任到人。
党建+主题活动。引导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冲在前、作表率。各党支部以开展党员活动日为抓手,大力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环境整治争先锋”“党员先行做示范、植树增绿美环境”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清理道路沿线、村部广场、河道沟渠等卫生死角,补植公路行道树,栽植美化篱笆,打造美丽村庄示范线。今年以来,全镇共出动3800余人次,拆除危旧房屋548间、残垣断壁1500余米,清理垃圾658吨,绿化村组道路57.8公里,栽植美化篱笆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