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白粉病防控 确保小麦生产安全
目前,环县小麦普遍进入拔节期,田间郁蔽度迅速增加,去冬温暖,今春阴雨天较多,给小麦白粉病发生侵染创造了有利条件。近日,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分赴木钵、曲子等地麦田调查发现,县中南部塬区小麦白粉病已轻度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发病田平均病株率5.6%,病叶率2.1%,个别严重地块病株率达12%,病叶率6%。今年小麦白粉病发生较早于往年,随着气温的升高及降雨的增多,小麦白粉病将会进一步扩展蔓延。
为抓住小麦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强化宣传,做好防控措施,努力将病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县农技中心及时向乡镇编制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小麦白粉病防控工作》农情简报。
简报指出:小麦白粉病在发病初期进行药物防治效果最佳,因此必须加强病情监测,适时施药防治;白粉病田间病株率达10%或病叶率达5%时,选用烯唑醇、三唑酮、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醚菌酯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发病高峰期,选用醚菊酯+戊唑醇进行防治,可兼防小麦条锈病;病害严重时期,隔一周再喷防一次;喷雾防治时,药液要喷到麦株基部叶片、轮换用药,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