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乡村治理新样板,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何家畔镇产白村乡村治理工作
产白村位于农业部“一乡三村”示范乡镇何家畔镇的南部,马莲河流域塬面地带,气候宜人,生态优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全村辖6个自然村,697户2316人,耕地面积5039亩,其中果园4126亩,果园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1.9%,林木覆盖率达76%,现有党支部2个(产白村党支部、乾鑫果业党支部)。白铁公路贯穿全境,属2016年市级美丽示范村,现已被列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近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产白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治理有效”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全面推进环境整治,不断拓宽产业链条,着力保护人文生态资源,持续深化乡风文明进程,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出了一条乡村善治之路,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发展。
按照“配强产业、基础先行、标杆引领、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近年来,产白村以党建为引领,脱贫攻坚步伐快速推进。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动力电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全覆盖,卫生室、教学点、便民服务点、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广场及乡村大舞台等公共服务条件完善。投资278万元,新建建筑面积585平方米砖混结构办公楼1幢,硬化场地2000平方米。建乡村雕塑标志一处,完成村头碑安装,配套建成村级文化广场1处,休闲广场3处,党建主题广场1处,公厕3处,木质廊亭1座,铺设水泥预制道沿板1800米,铺设排水管道4100米,硬化排水边沟6公里,新建高标准果园透视墙6.3公里,安装健身路径36套。实施固沟保塬工程2处,新修村级道路7条29公里。对农电网进行提升改造,架设10千伏线路1.8千米。
按照“庭前净化、道路绿化、村庄亮化、厕所美化”的“四化”要求,全面推进全域环境整治。
建成村级垃圾周转站1处,村级垃圾垃收集点7处、废旧地膜回收站3处,形成了“镇有填埋场、村有收集点、组有垃圾屋”和“户分类、组收集、村运转、镇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聘请农村保洁员6名,购置配套垃圾清运车1辆、电动保洁车6辆,垃圾箱127个,累计投资172万元,清理农村“三堆”331处,拆除残墙断壁24处,破房烂厦37间,规范柴棚86个,改建厕所346个,主干道更换红花槐公路行树种植花带6公里,新建绿树花廊7.9公里,安装路灯128盏,景观灯18盏。
立足“示范引领、科技强村、产业富民、旅游兴镇”的发展思路,不断拓宽致富产业链条。
整合产业扶贫资金近1000万元,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及脱贫攻坚行动,不断推进乡村旅游。探索出了“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建成互助资金协会1个,电子商务中心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红富士苹果专业合作社、象王谷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宇通合作社),建成6000吨和10000吨果品气调库各1座(乾鑫果业、象王谷果品有限公司)。2015年建成出口创汇基地2800亩和深圳“美宜多”有机苹果生产基地2400亩。2018年与甘肃万邦百汇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千合农庄”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在白铁公路沿线建成3000亩标准化苹果生产示范带,集中打造了“金萱果廊、月还农社、凤仪云岭”等庭院观光农业示范区,形成集休闲采摘、农事体验和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的休闲观光旅游景观带和500亩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特色餐饮和新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2017年承办了“中国(庆阳.合水)体育嘉年华乡村马拉松赛苹果开园采摘暨展销推介活动”,签订购销合同6500吨。接待游客8000多人次,迈出了乡村旅游的第一步。通过示范引领,使全村果品近销陕西、宁夏、内蒙等周边地区,远销东南沿海大中城市,出口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国和哈萨克斯坦国等中亚国家。合水县乾鑫果业2019年建成果品自动分级生产线,象王谷果品有限公司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成500亩集休闲、娱乐、度假、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
坚持“党建统领、自治先行、德治引导、法治并重”的治理理念,持续深化乡风文明进程。
以党建为统领,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突出政治标准,抓好村党组织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严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以自治为基础,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健全民主决策程序,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与决策权;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独特功能,弘扬公序良俗;积极公开村务、党务、财务,实现公开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坚持以德治为先导,大力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开展“道德讲堂”、“好家风好家训”、“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以“红白理事会”为依托,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向“天价彩礼”说不;注重发挥乡贤文化、家训家风、生活礼俗的作用,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坚持以法治为保障,加强普法宣传,以“法律进乡村”创建活动为抓手,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村范围内形成压倒性态势;扎实做好信访案件村干部包案化解工作,严格按照信访“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加强沟通协调,化解信访案件。
围绕“统筹规划、持续发展、全面保护、逐个开发”的工作方式,着力保护人文生态资源。
产白村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浓厚,无量祖师庙、观音庙及三才娘娘庙等庙宇,保存有完好的清代嘉庆年间、道光年间石碑及大量文化遗存。拥有著名的刘家堡子遗址和烈士侯莲墓,百年古槐已被林业部门命名古树名木。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贮备丰富的人文资源,在逐步形成的以红富士苹果产、贮、销为主导的种养殖产业链条驱动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稳定、蓬勃向上、治理有效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景象。随着农村“三变”改革的逐步推进,千合农庄项目的落地生根,象王谷现代生态农业旅游采摘园的进一步发展,蔬菜高标准联体大棚的投入运行,综合旅游开发项目的不断实施,全村必将踏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农村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