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补齐改厕短板 着力提升人居环境
自2019年来,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省、市农村工作有关会议部署,坚持把农村改厕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加快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作为全区市级改厕试点村的小寨村,抢抓机遇,先期示范,通过广泛动员,合力推动,探索出了全区改厕工作可借鉴的“小寨模式”,为推进全区“厕所革命”工作扎实开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发动群众力量,形成改厕共识。小寨村把发动群众作为推动改厕的首要举措,通过全方位、多样化宣传,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改厕工作中来,以观念的大转变推动改厕措施的大落实。一是深入宣传动员。村党支部第一时问组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邀请市“厕所革命”企业产品擂台赛5家胜出企业现场展示,逐环节讲解使用原理、关键技术及有关政策,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组建党员工作小组,实行镇村干部包组,党员干部包户,上门入户宣讲改厕政策,形成了群众主动参与改厕的思想共识。二是能人妇女带头参与。充分发挥乡贤能人改厕“排头兵”作用,针对全村留守妇女多,家务劳动、卫生保洁主要由妇女承担的实际,动员村组干部和本村公职人员、致富能人、妇女率先改、带头改,做出示范,供广大群众参观体验,打消了群众等待观望思想,形成了妇女群众带头改、家家户户挨着改的良好氛围。三是观摩学习发动。组织村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到先进县学习考察,到已改厕示范户家中观摩体验,实地感受改厕带来的好处,消除了群众疑虑和后顾之忧,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改厕热情。
二是严格时限标准,落实改厕任务。按照改厕农户不低于常住农户85%的底线要求,利用半个多月的有效施工期,在部门和企业技术指导的基础上,邀请本村本组建筑安装行业群众全程参与、充分讨论,结合省市改厕标准,议定了一系列农村改厕的技术规范,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创新举措抓促任务落实。一是抓难题破解。充分汲取媒体曝光其他地区改厕过程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村情实际,采取全部推广“三格式化粪池式”改厕设备,严格执行基坑深度、底层混凝土厚度、排粪管斜度等关键环节,在自来水管上连接小型高压喷头、冬季群众自备小型储水桶直接冲水,引进硅胶防臭漏斗与坐便器排污口简便连接等措施,着力破解防冻、防臭、防渗“三大难题”,探索走出了适宜高寒地区推广的改厕经验,确保把“厕所革命”打造成惠民工程、放心工程。二是抓工程进度。在充分发动群众和带头示范引领的作用下,群众主动投工投劳,自发装卸改厕产品,自建厕屋、自挖基坑,全程参与,监督质量,创造了16天改厕316户的“小寨速度”。三是抓监督整改。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小寨村群众自发组织有工程建筑和设备安装经验的群众组成现场督查组,逐户逐环节进行现场查看,对施工不达标、安装不规范等问题现场督促整改,确保改厕任务质量双达标。
三是依托财政支持,健全管护机制。为了确保改厕成果得到不断巩固,群众后续使用管护服务得到长效保障,小寨村在率先完成年度改厕任务的基础上,立即建立了改厕服务站,结合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落实了村组管护服务人员,在改厕服务站配备了硅胶漏斗、保温棉、PVC管材等必备的维修更换零配件,建立了维修、抽污服务等管护制度和工作台账,确保改厕管护服务建立健全。同时,利用区上为21个整村推进村每村购置的一辆吸污车和若干抽污泵,确定专人负责,按照群众使用要求定期对农户厕所进行抽污清运,确保“厕所革命”建有所管、用有所管、长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