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田残膜监测,摸清土壤残膜状况
我县是一个干旱缺水和寒旱交加的农业大县,地膜对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和对抗逆境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半膜种植,到2006年全面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面积逐年增加,2014年至2018年连续5年覆膜面积均达130万亩以上,近年有所下降,也仍保持在100万亩以上,耕地的一半已地膜覆盖化。农业面临由“白色革命”向“白色污染”趋势发展,加强覆盖农田残膜监测、摸淸土壤残膜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建立地膜残留污染监测网具有重要意义。
参照农业农村部选点要求,省站综合考虑全省农业生态类型与生产布局、地膜覆盖面积及作物类型、种植制度、覆膜使用量与使用年限等情况建立30个长期稳定的地膜残留国控监测点,在庆阳市安排西峰、镇原、环县承担3个监测点。我县结合实际,将长期地膜残留国控监测点建立在环城镇十五里沟。监测点现已全部完成2019年的实地监测,包括监测点农户基本情况调查、田间调查、样品采集、田间质量控制、样品信息整理、样品报送等工作。为全省长期稳定的农田残留地膜污染监测网络开展的农膜残留核算、回收和利用率等指标的测算,以及农膜应用和残膜污染的基础数据统计等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