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抓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2018年,宁县把瓜菜产业作为助推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来抓,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村级集体经济”方式,大力推广“331+”模式,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形成了 “两川”(九龙川、城北河川)设施瓜菜、“三线”(西长线、铜眉线、黄宁线)高原夏菜、“四塬”(董志塬、早胜塬、春荣塬、宇村塬)无公害西瓜的发展格局,全年完成瓜菜种植面积25万亩,其中设施瓜菜2.5万亩,高原夏菜14万亩,无公害西瓜8.5万亩,产量达到70万吨,产值7.2亿元,人均瓜菜收入2200元,产业扶贫成效显著,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在设施瓜菜生产上,他们紧紧围绕“扩面积、提质量、增效益”核心目标,突出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按照“抓招商、带农户,抓龙头、带产业”的“两抓两带”思路和“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村级集体经济+品牌”的生产经营模式,全力打造我县万亩设施瓜菜生产基地,使其成为基地菜农长期稳定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优势产业,至目前,全县设施瓜菜总面积达到2.5万亩。一是以综合提升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为主,集成推广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管理等新技术,主抓了北川南义寨子河—焦台,春荣昔沟—湘乐庞川、九岘川口、长庆桥叶王川6个千亩设施瓜菜示范点,平子碾咀、焦村街上村、宫刘村、新庄雨落坪、瓦斜望宁、盘克前渠等11个百亩示范点。二是以打造北川万亩规模化、产业化麒麟西瓜生产示范片带为核心,通过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资,在城北河川流域(南义乡寨子河--焦台村)、湘乐河流域(春荣镇昔沟)、马莲河流域(长庆桥镇叶王川)恢复及新建钢架大棚29000座(19000亩),新建麒麟西瓜生产区块18处,全部采用大行距小株距栽培新模式,与上海、北京、深圳、香港等大中城市签订订单,注册商标“甜蜜蜜”实行精包装品牌化销售。三是以高端新设备、新技术示范引领为目的,在南义寨子河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引进江苏绿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无土栽培技术和设备,以多层立架水培为主,引进全智能施肥系统,展示了甜菜、奶油生菜、芹菜等31个叶菜新品种,打造了集休闲、精准农业、技术展示、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精品;在湘乐庞川示范点新建五联栋大棚一座,以樱桃番茄种植为主,建办自主采摘园一处。四是为了综合提升设施瓜菜的产品档次和特色,在昔沟、寨子河恢复65座日光温室引进栽培了奶油草莓、火龙果等优质高档水果,所产草莓除供应本地外,多数外销西峰、平凉、西安等地,单棚效益在5万元左右。
在高原夏菜生产上,他们按照“高起点规划、高科技投入、高效益经营”的思路,通过招商引资、大户示范、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大力发展“合作社(企业)+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建成了以米桥安子、红星、瓦斜望宁、焦村高尉、中村政平、湘乐庞川、任劳、春荣昔沟等为核心的高原夏菜示范点;以土地流转、种植规划、生产资料准备、生产户确定、育苗设施建设、育苗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为重点,全面启动了高原夏菜示范点建设,共计完成育苗8000万株,种植高原夏菜14万亩。在米桥安子、红星千亩高原夏菜示范点,流转土地1050亩,主要引进章丘大葱、金乡大蒜、甘蓝、白菜、笋子、娃娃菜、秋葵等;在昔沟示范点,引进示范章丘大葱150亩,在南义焦台、中村政平引进章丘大葱、高山娃娃菜,种植300亩,在湘乐庞川示范点,引进秦白5号白菜、水果型萝卜新品种,示范栽植650亩,经济效益收入可观,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在瓜类生产上,他们依托“四塬”(董志塬、春荣塬、宇村塬、早胜塬)种植基地多年来形成的规模效应和市场效应,以金城5号、陇抗9号、西农8号、金华1号、绿宝10号等高产高效新优品种为主栽品种,在塬面重点抓了4个无公害西瓜万亩片区,使全县无公害西瓜面积进一步扩大。即:董志塬以和盛范家、杨庄,焦村长官、西沟、西李、洪洞张、朱寨、袁马等村为主的万亩无公害晚秋西瓜基地;春荣塬以三曹、雷畔、宁春、新庄、古城、路户、赤堡、石鼓、铁王等村为主的万亩无公害晚秋西瓜基地;宇村塬以湘乐方寨、任劳、堡子、宇村、于家、樊湾、北仓、南仓、冯咀等村为主,围绕苹果树幼园果瓜套种的万亩无公害立体套种基地;早胜塬以早胜、寺底、南北、尚家、大庄、清华、院子、十里铺、高山堡等村为主的万亩无公害晚秋西瓜基地。以川区设施麒麟西瓜生产为主,开辟了城北河流域(南义乡寨子河--焦台村)、湘乐河流域(春荣镇昔沟)、马莲河流域(长庆桥镇叶王川)三处设施麒麟西瓜生产基地,面积6000亩。使全县无公害西瓜生产面积达到8.5万亩,产量突破40万吨,产值达到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