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宁县认真搞好秋苗“三情”调查

来源:宁县农牧局 作者:宁县农技中心 马 建 发布时间:2018-11-22 14:53: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8年11月19—20日,宁县农技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冬小麦、冬油菜“三情”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分析并提出冬管措施,确保其安全越冬。

1、苗情:冬油菜播种面积15.1万亩,墒情足,出苗快,生长正常。冬小麦播种面积45.3万亩,秋播期间降水适宜,底墒较好,但因秋播后以持续低温寡照天气为主,晚播麦田和回茬麦(9月20日以后播种)出苗慢,亩基本苗、分蘖数均低于上年同期,一类田面积也有所下降,但有效避免了冬前旺长,可减少养分消耗,利于增强麦苗抗寒性、抗病性和返青正常生长。

2、墒情:8至10月全县降水量为189.2mm,比上年225.3mm少36.1mm,属正常降水年份,目前地表封冻,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调查结果显示,0—20cm土壤重量含水量依次为:休闲地18.7—20.3%,麦田18.1—19.4%,油菜田17.9—19.0%,可完全满足秋苗安全越冬。

3、病虫情:近期降温,早晨田间霜降冰冻,不利病虫发生。据调查,条沙叶蝉轻度发生,发生面积10.3万亩,虫田率22.7%,虫口密度2—43头/30单网次。小麦红蜘蛛轻度发生,向阳山台地虫口密度较大,全县发生面积3.5万亩,虫田率7.7%,虫口密度1—12头/单尺行长。地下害虫轻度发生,发生面积5.6万亩,虫田率12.4%,田间麦苗被害率0.2—4.8%。麦田杂草轻度至中度发生,发生面积27.5万亩,密度为6—667株/ m2,平均12.4株/ m2,以荠荠菜、播娘蒿和离蕊芥为主。农田害鼠轻度发生,发生面积4.7万亩,以中华鼢鼠为主,主要分布在子午岭缘区各乡镇,平均鼠密度6.8头/百亩。小麦白粉病零星发生,麦蚜仅在川区温暖向阳地带零星查到,小麦条锈病未查到,油菜害虫菜蓝跳甲、黑缝叶甲均零星发生。

4、管理意见: 一是冬前耙耱碾压,以促根增蘖,压土提墒,控旺促壮,减少越冬虫源。二是小麦返青后对脱肥、分蘖不足、群体偏小的麦田,可适当追尿素10公斤左右;三是严禁放牧啃青,减少麦苗损失;四是加强病虫监测,做好条沙叶蝉、麦红蜘蛛、麦蚜、小麦白粉病、油菜黑缝叶甲、菜蓝跳甲等病虫害防控。五是搞好化学除草。抓住冬前至拔节前除草关键时期,对于荠菜、离蕊芥、播娘蒿发生密度较大的麦田,亩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10克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