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麒麟西瓜生产综合效益明显
2018年,宁县以湘乐川、九龙川、长庆桥川为基地,规模化发展钢架大棚麒麟西瓜0.8万亩,1.76万座,取得了极为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突出
经统计,0.8万亩,1.76万座麒麟西瓜,单棚平均生产商品西瓜0.38吨,共计生产6688吨。通过贯标“宁县甜蜜蜜”品牌化商标,全部订单化销往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澳门等知名城市的大型超市,最低批发价格3.6元/公斤,最高5.4元/公斤,平均批发价为4.65元/公斤,共计实现产值3.1亿元,亩均产值3.89万元,棚均产值1.77万元。除去每亩生产投入1.43万元(土地租赁费700元,大棚建设费用8000元,人工费用4000元,肥料投入800元,农药投入300元,机械费200元,其它300元),亩均纯收入2.46万元,棚均纯收入1.17万元,效益极为可观。
二、社会效益明显
以湘乐川、九龙川、长庆桥川为主的麒麟西瓜生产,涉及南义、春荣、湘乐、九岘、长庆桥等5乡镇9个行政村,辐射农户1.5万余户近6万人口,为当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社会事业繁荣起到了明显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1、通过土地流转,每亩土地租赁费700元,共计为当地农户实现收入560万元。
2、在麒麟西瓜生产过程中,全部雇佣当地农民进行生产管理。据统计,约为当地因各种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民2000余人提供了长期的就业机会,从棚体建设到整个西瓜销售结束,约4个月时间,平均每人年收入7500元,总计为当地农民通过劳动实现创收约1500万元。
3、整个麒麟西瓜生产中,大量使用各种农用机械,使当地及周边各种闲置的农用机械得到了充分利用,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创收机会。同时,带动了当地运输、餐饮、服务各个行业的发展和繁荣。
4、每年约2000余名的农民,从棚体建设、育苗、定植、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到采摘销售的整个生产环节,长期参与其中,通过生产实践,从中学习和掌握了麒麟西瓜的全套生产技术,使广大农民的技术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5、麒麟西瓜生产,采用钢架大棚全膜覆盖大行距小株距高效栽培模式,全面推广使用穴盘基质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管理、人工授粉、无公害生产等新技术,创新土地流转、招商引资、订单生产、品牌销售等经营管理机制,带动和促进了我县瓜菜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多次为兄弟乡镇、兄弟县市广大农民提供了实训学习机会,全面引导和推动了庆阳市瓜菜产业的发展和综合水平的提升。
三、生态效益良好
麒麟西瓜生产,全程采用无公害生产管理,对土地、河流、空气无任何污染。生产所用的地膜,全部进行了回收。生产废弃物植株残体,统一回收深埋处理,不存在任何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