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构建"三位一体"防控体系筑牢动物防疫屏障
为切实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庆城县坚持"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原则,通过制度建设、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协同发力,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为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健全应急制度体系。修订完善《庆城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细化疫情分级标准、处置流程及保障措施,配套出台专项处置方案。组建由多个兽医师牵头组建的专业化应急队伍,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响应机制,实现疫情处置"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强化制度执行刚性约束,将动物防疫纳入乡镇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织密监测预警网络。构建"实验室检测+基层巡查+智能监控"三维监测体系,在重点养殖区域设置50个固定监测点,配备便携式检测设备,实现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等重点疫病月检全覆盖。创新推行"网格巡查法",组织村级防疫员开展日常巡查,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疫情早发现、早处置。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智慧防疫平台,集成养殖场户档案、免疫记录、监测数据等信息,实现疫情动态实时预警。
提升应急处置效能。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组建由兽医、畜牧等部门组成的应急处置小组,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规范设置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防护服、消毒药品等应急物资50余类,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突发疫情处置"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强化技术支撑,与省级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病毒检测、疫苗应用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提升科学防控水平。
强化群防群控基础。实施"防疫明白人"培育工程,通过专题培训、现场教学等方式,累计培训养殖场户3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推行"规模场自主防疫+散养户集中免疫"模式,构建"春秋集中免疫+月月补针"长效机制,确保畜禽免疫密度保持在95%以上。创新开展"无疫小区"创建活动,引导养殖场完善生物安全措施,打造多个示范样板,以点带面提升行业整体防控水平。
下一步,庆城县将持续深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推动防控模式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御转变,为保障畜牧业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