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全面完成对村(社区)“两委”换届离任经济责任工作审计
村(社区)“两委”换届是今年基层重点工作任务,为确保全县换届工作顺利进行,提前做好有关准备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抽调审计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相关专业人员成立了3个审计工作小组,对全县11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2021年1月1日-2025年5月31日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一、审计开展情况
(一)精心组织安排,积极谋划部署。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审计对象、范围、重点及工作要求。同时,为确保工作落实落地,县委组织部抽调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单位共12人组成了3个审计工作小组,各承担5个乡镇37个村的审计任务,进一步靠实了工作责任,明确了分工。
(二)强化审计培训,做好前期准备。为了确保审计工作有力有序开展,6月20日组织召开了华池县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培训会,对审计流程、审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做了详细培训,会后指导督促各乡镇提前整理相关账务资料,填写《承诺书》《2021-2025年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支明细表》等相关文书资料,做好了审计工作准备。
(三)紧盯重点内容,全面推进落实。审计工作通过查看各村账簿凭证、查阅有关资料、实地走访调查、开展谈话等方式,重点对本届村(社区)“两委”任职期间,对全县111个村村“两委”任职期间(2021-2025)的村级财务收支、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债权债务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等有关情况及群众反映的有关村级财务管理等突出问题进行全覆盖审计,全面完成了审计工作任务。
二、审计收支情况
本次换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全县11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2021年期初结余13917.95万元,2021-2025年收入合计58494.43万元,支出合计61615.25万元,截止2025年5月31日结余10797.13万元。
三、审计存在的问题
本次通过对全县11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级财务收支、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债权债务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审计,发现以下4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方面。一是村级账务处理不规范科目运用不正确问题。有7个乡镇11个村集体存在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会计科目运用不正确、账簿凭证装订不完整不能正确反映村集体经济运行情况的问题。二是村集体资金支付审批手续不规范问题。有6个乡镇12个村集体审计在资金支付审批时未严格按要求执行审批手续,支付票据存在未审批或审批人、审核人签字不规范、经办人未签字的问题。三是村集体资金支出手续附件不全问题。有15个乡镇90个村集体资金支付时存在无合同、无预结算单、无工程量清单、无验收单等附件或后附附件签字盖章不全的问题。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一是村级“四议两公开”机制执行不到位问题。有6个乡镇18个村集体在村级重要事项或实施工程项目时存在民主议事程序不规范、公示公开不及时、会议笔记参会人员未签字、项目实施在前议事在后等执行村级“四议两公开”程序不到位的问题。二是购置固定资产未入账问题。有4个乡镇7个村集体购买的办公设备、机械设备等资产未及时建立登记资产、纳入固定资产账内管理的问题。
(三)农村集体债权债务管理方面。应收应付款项长期挂账问题。有14个乡镇87个村集体应收应付款项长期挂账,存在应收未收、应付未付、呆账坏账无法收回及兑付的问题。
(四)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方面。村集体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问题。有5个乡镇21个村集体存在发生经济业务时仍由村委会签订相关合同,且签订合同时对合同要素、工程期限、签订日期、双方签章等填写不完善的问题。
四、审计整改情况
(一)对可以立即整改的问题即知即改。在审计过程中,对部分账务资料由于乡镇业务人员疏忽、业务不熟练等因素,存在部分附件签字不完整、盖章不齐全、资料不完善等问题,由审计人员现场进行业务指导,督促乡镇业务人员立即整改,补充完善相关资料,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并举一反三,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
(二)对查出的突出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审计结束后,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形成正式报告,以县农业农村局文件下发各乡镇。督促各乡镇针对各类问题逐条逐项分析研判、深入剖析原因、举一反三,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于9月15日已全面整改完成并上报整改报告15份,同时,将审计结果及时向全体群众进行公开公示,接受了全体群众监督,严防边改边犯和增量问题的发生,本次审计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村“两委”换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举措。确保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