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镇原:黄土塬上绘新绿 生态惠民谱华章

来源:镇原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6-30 09:48: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仲夏的镇原县,327国道两侧绿浪翻滚。驱车行驶其间,宛如穿梭在绿色画廊之中。这片曾被水土流失困扰的黄土塬,如今正以80万亩新造林和162平方公里流域治理的景象,融合生态与旅游,书写着镇原县从生态修复迈向生态惠民、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镇原县殷家城乡李园子村的山梁上,护林员李生龙感慨万千:"10年前这里植被稀疏,如今连山风都带着青草香,每一寸绿都值得珍惜。"他守护的这片山林,正是镇原县生态巨变的缩影。

47a921609951aeb982752c0d4e4b53e.jpg

生态建设的背后是制度的创新。镇原建立起覆盖县、乡、村、组四级的林长体系,该体系不仅包括林长会议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配套制度,还设立了市、县、乡、村林长公示牌,明确了各级林长的职责和任务,这一举措为镇原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遵循“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规划理念,从多个环节入手,精心组织、严格把控,不仅注重造林绿化的每一个细节,还实行了“三包三定”制度,确保每一片新绿都能茁壮成长。目前,全县已成功完成4.4万亩的造林绿化任务,同时对1.5万亩的草原进行了生态修复治理。

51423ea896fbd3e71f9e8f170e6c3ed.jpg

"过去河道里堆满垃圾,现在水清了,鱼虾也回来了。"在茹河岸边,镇原县南川乡河李村村民胡利民指着整治一新的河岸说。镇原县创新推行河长制,55个河湖顽疾在三级河长督办下彻底解决。河道专项整治中,清理砂石料200余吨,修复采砂残区9处,滩涂复垦百余亩,新栽的200余株树苗在河岸迎风舒展。

治河带来的不仅是生态红利。镇原县振泰矿产资源公司通过科学清淤疏浚,让河道恢复自然生态功能的同时,更探索出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河畅、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正在转化为惠及民生的旅游廊道。

516ba9ec59fac8bb9046238b21d04df.jpg

太平镇正以生态为基、旅游为笔,将柳咀村的实践扩展为全域绿色范式,书写着“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该镇以北石窟驿景区为核心引擎,依托龙山、凤山的苍翠林海与蒲河、茹河的碧波清流,聚焦柳咀村的资源禀赋,精心规划了三条生态旅游融合主线:打造生态田园体验线,通过改造金沟沟合作社、新栽生态果蔬50亩及建成无土栽培羊肚菌大棚,引导游客参与有机农事与生态采摘,实现农耕野趣与自然的融合;构筑生态文化浸润线,提升景区商铺并设立展馆,展销源于健康水土的生态文创与农特珍品,同时改造传统窑洞与农家院为生态民宿,让游客栖居山水间品味本土文化美食;延展生态廊道观光线,串联“一寺、一城、两河”等生态历史交融资源,开发遗迹探寻与地质研学活动,并打造318省道经巴家咀水库、彭阳村桑川组至北石窟景区的自然生态旅游廊道,连接南佐遗址、南小河沟湿地、蒲河岸线等节点,形成集生物多样性观赏、水体保护示范与文明寻踪于一体的百里山河生态环线。

837957a743c60486483d63f7e4bdcf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