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农科院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中签约
为贯彻落实省、市强科技行动部署,推进全市人才发展“小切口大突破”实事计划落实,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转化落地,5月12日,市农科院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中签约,正式将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庆甜糯12”“庆科糯265”和大豆新品种“庆豆1号”的生产经营权分别转让给武汉川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威利民种业有限公司、甘肃京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转让金额31万元,标志着庆阳市农业科技创新向市场化迈出关键步伐。市科技局相关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市农科院班子成员、科研人员30余人参加。
近年来,市农科院紧扣“羊牛猪鸡果菜菌药”八大主导产业培育、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百万亩复种增粮增效工程实施和 “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奋力推进农业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科研领域成果丰硕,累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市厅级奖4项,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系)21个、通过审定8个,集成绿色种养技术20余项,制定地方标准6项。此次转让的玉米、大豆新品种是市农科院科研团队经过10年探索培育出的优良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对推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市农科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在这里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集中签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这是市农科院在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件大事,也是破解当前成果转化中科研人员“不敢转”“不想转”难题的一次尝试,对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意义重大。三个品种的转化标志着自主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市场,是深化科企合作、推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对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激发科研人员干事创业有重要的意义。
下一步,市农科院将以此成果转化为契机,奋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