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水生态 做好渔文章
近年来,庆阳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始终秉持生态保护优先、区域特色调明、品种技术调新、规范指导调优、稳产保供调强“一先四调”的工作思路,立足陇上水资源,滚石上山,持续发力,推进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优先,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生态渔业方面,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积极推动自然资源和大水面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一)水域生态系统培育科学化。庆阳市境内有大小河流121条,生态地位特殊、重要。我们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禁渔管“鱼”和增殖放“鱼”并重,通过增殖放流活动,向马莲河、柔远河、蒲河、葫芦河、茹河、四朗河等重要河流及翟池水库、太阳池水库、白马池水库等水库塘坝投放滤食性鲢、鳙鱼等鱼类,年均在150万尾,不断完善水域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有效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常态化开展评估增殖放流效果,年均开展水体水生生物检测2次以上。
(二)水库水资源涵养有效化。我们高度重视水库水资源的涵养和保护工作,配合生态环境、林草等部门,持续采取水库周边植树造林、水库禁止钓鱼、投放滤食性鱼类等措施,确保净水保卫战有效“战”果,水质逐年转好。近十几年来,庆阳市未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三)大水面资源利用合理化。积极响应省厅《关于推进全省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梳理了地方保护政策文件,摸排了现有大水面水域资源,确保大水面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得到有力支持。在当前全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数字招商工作之际,及时向有关渔业企业提供了信息数据,为前来投资发展奠定基础。
二、质效并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设施渔业方面,始终以规范养殖和质量效率为核心,不断推动渔业健康发展。
(一)水域滩涂养殖规范化。严格按照高标准农田、林业保护区位规划等要求,指导县(区)科学划定禁养区和适养区,并以县(区)政府文件形式印发了《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确保渔业养殖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夯实属地职能职责,对土地权属清晰的养殖场户,实行“一户一策”,切实提高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率,稳步保障产业发展空间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目前,全市共有养殖场户114个,发放水域滩涂养殖证24个,占比21%。
(二)养殖设施配套现代化。制定并印发了多项专项行动方案和工作要点,包括《渔业渔政工作要点》《庆阳市渔业平安守护专项行动方案》《水产养殖防汛救灾技术操作指南》《水产养殖技术指南》等。大力推介使用增氧机、投饲机、机械台网等渔用器械70台套,配合执法机构开展违禁药物、休药期上市等执法检查,配合主管部门开展灭火器配套、用电安全检查和渔业生产技术指导,提高安全生产和设施化养殖水平,全市渔业设施化配套率在56%以上。
(三)绿色渔获产出高效化。积极响应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渔用药物减量和“五大行动”工作要求,制定了多项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包括《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实施方案》《庆阳市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庆阳市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等。积极开展用药科普宣传和违禁药物检测,年均指导场户9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全市2024年渔药用量同比减少5%以上,抗生素类使用量同比减少10%以上,国家、省级渔药残留抽检合格率100%。经过持续引导和指导措施,庆阳渔获物呈现出无渔药残留、肉质紧实、口感良好等特点,深受本地消费者喜爱,本地消费额在95%以上。
三、渔旅融合,激活休闲渔业潜能
渔旅融合方面,积极探索渔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休闲渔业快速发展。
(一)传统垂钓产业规范化。庆阳市垂钓产业因水体大小、管理模式差异等因素而形成多种模式,74家垂钓场,分大水面高固定价不限时间模式、大水面低固定价渔获保价回收模式、小水面高固定价不限时间模式、小水面低固定价渔获保价回收模式、池塘竞技垂钓比赛模式五种模式。我们进行了全面摸排,张贴了矛盾纠纷举报二维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确保垂钓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渔家乐产业多元化。争取科技、文旅、社科等项目资金扶持,推动渔家乐产业的发展。扶持镇原县新海养殖专业合作社、庆阳市万千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宁县萍之洲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养殖主体,推广“食鱼”文化,开发水上自行车、滑船、水上快艇等娱乐项目。2024年,全市休闲渔业产值占渔业总产值的65%以上,充分展示了渔家乐产业在推动渔业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三)渔旅融合产业创新化。充分利用宁县千亩集中连片设施改造和西峰区成品油项目等机遇,对宁县新雨农业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庆阳桦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在宁县雨落坪村举办了“畅游醉美春天、邂逅大美雨落坪”垂钓大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
虽然全市渔业发展模式不断成熟,引领作用也得到快速提升,但还存在养殖水平两极分化、行业创新举措不多、大水面生态渔业开发利用不足的问题。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入手,迎头赶上。一是快速提升养殖平均水平。通过在各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持续做好技术推广工作,通过观摩培训会、产品推介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渔业养殖,增加行业投入,提升设施渔业养殖水平。二是快速创新休闲渔业发展新模式。结合庆阳红色文化资源、传统品种资源等优势,发动新媒体做大做强宣传推广,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休闲渔业发展中,培育休闲渔业新的增长点。三是快速盘活大水面生态渔业。摸清大水面水域资源,积极对接招商引资企业,吸引更多企业落地扶持,发挥生态渔业综合效益,开创净水增值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