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镇原县:产业兴文化盛  绘就经济文化发展新画卷

来源:镇原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4-29 10:25:21 浏览次数: 【字体:

镇原县正以蓬勃之势奏响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强音。通过产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从现代农业到非遗创新,从特色文旅到全产业链发展,多维度展现出独特魅力与强劲发展动能。

现代农业:智慧循环促发展

沅山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作为镇原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典范,以创新模式引领农业转型升级。该园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江西企业投资建设,目前已完成552.3亩土地流转,建成86座日光温室、12座爱尔兰菌棚,菌种选育中心等配套设施也已投入使用,菌肥厂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厂即将于6月上旬投入生产。

 大棚内春意盎然

在发展模式上,园区深度融合,采用“菌菜轮作”循环种植模式,反季节种植羊肚菌、平菇等菌类和小番茄、西葫芦等蔬菜,并计划引进两条生产线,完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同时,智慧管理贯穿生产全程,全自动化栽培技术、各类智能设备以及智慧农业数字化系统的应用,实现生产各环节一体化、一键化操作。在绿色循环方面,园区利用农业废弃物制成有机菌肥,形成良性循环链条。园区全面建成后,预计带动300多名群众务工,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村集体年均收益30万元以上。

首位产业:全链发展助增收

镇原县将肉鸡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福建圣农集团入驻后实施的1.2亿羽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成效显著。圣越公司累计投资51.13亿元,建成众多养殖、加工、物流等设施,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肉鸡养殖、屠宰加工企业。2025年预计饲养肉鸡1.2亿羽,出栏屠宰9500万羽,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

圣越公司的“四化四链”发展模式,依托当地多项农业项目,形成全产业链循环发展,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还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三产融合,引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非遗创新:指尖技艺变经济

“剪云裳”非遗剪纸服装项目,是镇原县文化创新的生动实践。该项目将庆阳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打造出特色品牌,荣获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剪云裳”成功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其产品在婚庆礼仪等领域得到应用,吸引众多定制订单,实现了“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的转化。

 “剪云裳”产品广泛应用在婚庆礼仪等领域

这一项目在国内外50多家媒体平台亮相,还在众多重要展演活动中大放异彩,进一步提升了镇原县的文化影响力。

文旅融合:景区升级展新颜

北石窟驿国家AAAA级景区作为镇原县文旅发展的核心项目,地理位置优越,规划面积广阔。景区自2015年启动建设,现有四大板块,展示了镇原本土历史文化、丝路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还有丰富的水上娱乐等体验项目。

 

北石窟驿国家AAAA级景区已于4月25日运营2024年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已于4月25日正式重启运营,预计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将成为庆阳市高品质旅游目的地。

从现代农业的智慧循环到肉鸡产业的全链发展,从非遗的创新传承到文旅景区的升级蝶变,镇原县在经济与文化的协同发展中不断探索前行,一幅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的镇原,必将在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