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庆城县多策并施,力促草畜产业高质量腾飞

来源:庆城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张景凯 发布时间:2025-04-09 11:18:26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庆城县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将草畜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通过一系列精准且有力的举措,推动草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争资争项,驱动政策资金双轮前行。庆城县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深度钻研国家及省市相关政策,在政策框架内全力争取各类畜牧业发展项目,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体系。一是项目争取方面,庆城县紧紧聚焦粮改饲、防灾减灾等重点项目。相关部门精心筹备项目申报材料,对项目的可行性、预期效益等进行详尽分析与规划。在与上级部门对接过程中,高效沟通,精准把握要求,确保项目顺利落地。这些项目犹如及时雨,极大地提升了饲草料的产量与品质。以粮改饲项目为例,通过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扩大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不仅增加了饲草料供应,还提高了其营养价值,为草畜产业的蓬勃发展筑牢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政策性补贴方面,庆城县有效整合“331+”、千只湖羊示范等肉羊产业奖补资金。对全县149个肉羊合作社、11个肉牛合作社进行全面的资源优化,从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到市场对接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此举有效撬动了当地牛羊品种改良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引入优良品种,养殖规模稳步扩张。养殖户们切实感受到政策的红利,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充分激发,为草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防疫保障,筑牢产业安全坚固壁垒。动物防疫工作,始终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关乎整个产业的兴衰成败。庆城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精心构建起一套完善且高效的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县、乡、村三级联动,建立起严密的监测网络。村级防疫员定期深入养殖场户,对畜禽进行疫病排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同时,利用如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疫病信息进行实时收集与分析,做到早发现、早预警。为进一步提升防疫工作的专业化与社会化水平,庆城县加快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培育专业防疫队伍,为养殖场户提供及时、高效、专业的防疫服务。在春秋两季防疫的关键节点,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统一调配防疫物资,严格按照防疫规程开展工作,对重大动物疫病进行严密防控,为草畜产业的稳健发展铸就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合作社培育,搭建增收致富坚实桥梁。庆城县大力培育养殖合作社,将其视为推动草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至2024年,从技术培训入手,邀请行业内权威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圈舍,为养殖场户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专家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传授最新的养殖技术与管理经验,涵盖畜禽饲养、疫病防治、圈舍管理等多个方面。在品种改良方面,以“育繁推”肉羊一体化产业园、庆城县硕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积极引进湖羊、辽宁绒山羊等优质种源。深入开展以引进肉羊品种为父本,当地肉羊品种为母本的杂交改良工作,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基因活力。同时,积极开展政策普及工作,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确保养殖场户能够充分了解并享受各项扶持政策。在此基础上,庆城县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合作社、农户建立紧密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养殖、入股分红、托管代养等多种形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互利共赢。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草畜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更为广大养殖户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生态养殖,严守质量安全底线红线。在草畜产业发展的征程中,庆城县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并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在养殖场规划布局上,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邀请专业规划团队,对新建养殖场进行科学选址与布局,确保养殖场户的选址与建设符合生态要求,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同步推进粪污处理设施建设。通过建设沼气池、氧化塘、堆肥场等设施,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在2024年,庆城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05%,有效降低了养殖污染,打造出绿色、环保的畜牧饲养环境。这不仅减少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还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为养殖场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庆城县不断强化对养殖企业和场户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加强日常巡查与抽检,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养殖一线,对饲料、兽药的使用情况,以及畜禽的生长环境、防疫措施等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加大对畜产品的抽检频次,确保上市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对于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庆城县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通过严格的监管,确保畜牧养殖全过程依法依规进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畜产品,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牧草基地建设,助力脱贫振兴有效衔接。庆城县依据草畜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举办一系列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草畜产业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培训班邀请农业院校专家、农技推广人员授课,内容涵盖牧草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农民们能够快速掌握实用技能,为牧草基地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以此为依托,庆城县先后在驿马、马岭、桐川、蔡家庙等地成功建成多个紫花苜蓿、玉米等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在发展牧草种植的过程中,积极强化粮改饲、防灾减灾项目示范带动作用。选取部分种植户作为示范户,给予技术、资金支持,通过他们的成功经验,引导其他农户积极参与。同时,积极培育家庭适度规模的牧草种植户,鼓励他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牧草种植。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推荐适宜的牧草品种,提高牧草产量与质量。此外,庆城县积极牵线搭桥,促成牧草加工企业与饲草种植场户签订收购合同,构建起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种植户的销售难题,保障了他们的收益。这一举措不仅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更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实支撑。牧草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庆城县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精准施策,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下一步将继续砥砺前行,推动草畜产业不断迈向新高度,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