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推进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落实
近年来,庆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作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组织实施管理、全面落实禁牧制度,及时兑付补奖资金,全市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得到有效落实。2021年至2024年,全市落实草原禁牧面积1780.82万亩,按照2021年5.92元/亩、2022-2024年1.81元/亩的补助标准,累计兑付草原补奖资金19999.5万元,涉及44.8万农户。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草原补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推动补奖政策落地见效。针对机构改革后的职能衔接难题,市农业农村局主动沟通、及时协调,理顺县区业务承接职责。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和草原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庆阳市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全市草原补奖目标任务、政策内容、补奖对象及程序,各县区成立草原补奖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具体实施方案,形成“市级统筹+县级发放+乡镇上报”的三级政策体系。
二是严格资金监管,确保补助发放到位。市县财政部门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形式,及时将年度补奖资金足额发放到户,并在卡折中明确政策项目名称,确保补奖资金发放对象、发放金额零误差。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建立资金拨付调度机制,按月通报资金拨付进展,督促建立政策落实台账,及时填报草原补奖信息系统。针对个别县区资金支付进度缓慢问题,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联合下发督办通知,督促县区加快支付进度,按期完成资金兑付任务。草原补奖政策资金直接发放到户,享受政策的农牧民增加了转移净收入,平均每户增加收入72元。同时禁牧农户通过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年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三是广泛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编印庆阳市第三轮草原补奖政策明白纸,在农业信息网站和庆阳农牧微信公众号发布草原奖补知识问答。市县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通过科技下乡、入户包抓等方式,加大政策宣传推送力度。市林草局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甘肃省草原条例》《甘肃省草原禁牧办法》《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规范》《庆阳市禁牧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宣传展板60余块、横幅和标语1000余条、接受群众咨询200人次,受教育群众达到25万余人次。
四是加强执法监管,保护草原生态植被。市县林草部门坚持上下联动、乡镇配合,压紧压实草原禁牧责任,严厉打击草原违法行为,促进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组织开展打击破坏林草湿荒资源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各乡镇成立由森林派出所、护林队、乡镇执法队为成员的禁牧工作队,实行禁牧联防,采取教育宣传、签订禁牧协议等方式,加强排查整治。对于偏远山地及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采取“地空协同、人机互补”模式,利用无人机开展无死角巡查监控,实现快速监测和全面监管。在草原返青期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各县(区)、自然保护区,对违规放牧、违法占用草原、破坏草原等问题开展督导检查。全市草原通过禁牧封育得以休养生息,草原承载压力显著降低,草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逐步恢复,2024年全市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7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