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科技赋能 助力数字农业发展
阳春三月,走进庆阳市镇原县屯字镇屯字村冬小麦试验点,放眼望去,一棵棵簇拥的麦苗青黄中泛着嫩绿,在微风吹拂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地头上,无人机操作员正在熟练地调试装备。随着一阵嗡嗡声响起,搭载着农药或叶面肥的无人机轻盈地升空,沿着预设的航线,有条不紊地将细密的农药均匀地洒落在麦苗上。不一会儿,示范点飞防作业结束,整个过程紧密高效。
“我们组织无人机喷施叶面肥和芸苔素内酯,增强小麦抗冻能力,促进苗情升级转化,为冬小麦丰产奠定基础。”镇原县农技中心农技股股长郭志龙说。
无人机在屯字镇冬小麦示范点飞防。
据悉,屯字镇屯字村冬小麦试验点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推广为主,精细化开展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品种组合、不同品种搭配试验推广,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共引进陇鉴系列、陇育系列和宁麦系列新品种32个,推广宽幅匀播、精量半精量播种、绿色防控等新技术9项,纳米铁微肥、麦熟宝等新材料2个。
在上肖镇南李村千亩新品种玉米推广点,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进行翻耕、覆膜。
“拖拉机装上导航就能实现无人驾驶,降低了机手劳动强度,覆膜平整、效率又高,一天能覆膜三十多亩。”陇欣达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机手李伟伟说。目前该千亩玉米推广点的覆膜工作已接近尾声,为后面的种植打好了基础。
2023年创建的上肖镇南李村千亩新品种玉米推广点,由陇欣达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南李村村民共同经营。“推广点占地1000亩,陇欣达农业专业合作经营500多亩,农户经营400多亩,县乡每年免费提供地膜、籽种,为经营主体节省了不少生产成本。”上肖镇南李村党支部书记邢向前说。
南李村玉米推广点搭载了北斗导航的机械覆膜。
“通过流转土地,今年种植玉米五百多亩,服务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新品种玉米近六百亩。”陇欣达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西平说。2024年,合作社在推广点选种“宁玉688”,该玉米品种抗倒伏力强,亩产量在2000斤以上,得到了群众认可,并于今年开展大面积种植。
同时,合作社在覆膜技术上进行了升级,采用双垄沟播种技术,在地膜垄沟的位置上打了渗水孔,能有效地收集雨水,保证土壤的湿度,抗干旱能力提升明显。
由点及面,现代农机、植保无人机等各类智能农机正在镇原县推广普及,农业耕种、管护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今年,镇原县共种植冬小麦47.75万亩,目前已全面进入返青期,由于去年秋播墒情较好,播种质量高,一二类苗占播种面积的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