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镇原县:王宏亮和他的旱塬蘑菇

来源:镇原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3-06 17:01:37 浏览次数: 【字体:

3月5日,惊蛰。尽管春寒料峭,积雪未尽,但镇原大地已是春潮涌动,生产繁忙。走进位于平泉镇马洼村的镇原县荣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搭建和维修大棚,棚内湿润的空气夹杂着菌丝的清香,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其间,有的采摘下一筐筐蘑菇,集中起来分拣外销;有的在为新一批菌棒注水,为即将到来的生产季做准备。

dee81f43e052297dd42506cb221ec8f.jpg

站在塬面放眼望去,整齐划一的大棚在早春时节孕育着新一年的希望和收获。合作社负责人王宏亮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介绍道:“今年我们计划种植30万余袋平菇,预计产值能达到95万元,还有蔬菜和甜瓜这块,这些菌棒和瓜果不仅是我们合作社的希望,更是带动周边村民致富的关键。”这几年,王宏亮带领合作社打造“农林副产品+食用菌+瓜菜”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通过技术培训,让更多人掌握了食用菌种植的技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aad372de12b9cff09c107ef8dda3633.jpg

38c05edadc9b063e6df1ebd53a24089.jpg

王宏亮的创业之路始于他对外出务工经验的积累和对家乡发展的深刻思考。早年,他在山东、河南等地学习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2013年回到家乡后,他利用所学技术创办了荣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旱塬开始种植蘑菇。通过不断摸索,他成功将食用菌产业发展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如今,合作社按照新品种试验、新装备引进、新模式推广的发展思路,先后建成装配式日光温室17座、连栋式智能玻璃温室1座,建成标准化菌种生产车间1处,建成年产100万袋菌棒的1200平方米菌棒加工生产车间1座。

f2dd3890c4bbae4c888b89a446c77e0.jpg

45388fdf59d5998a81545d7957d8f90.jpg

大家富了才算富,王宏亮积极当好当地产业发展带头人。合作社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通过“1+10”帮带机制,即1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联系10户贫困户,形成梯次推进的帮扶网络。通过技术培训和推广,计划通过两年示范引领,带动本村及邻村发展食用菌种植20户以上,吸纳群众季节性务工50人,年实现务工收入达35万元以上、蔬菜销售收入达400万元以上,有效实现了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939fae86b50c8012214a642cc6d537f.jpg

荣丰合作社以食用菌生产为核心,采用“农林副产品+食用菌+瓜菜”打造“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平菇菌种繁育、菌棒加工、平菇标准化生产和平菇废菌棒粉碎还田做有机肥后种植甜瓜,通过这种模式,促进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从源头上排除焚烧隐患,改善空气污染,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合作社与北京鹏伟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依托镇上扶持打造马洼——上刘田园综合体的利好机遇,改造提升原有的瓜菜小拱棚,再建标准化日光温室和标准化玻璃温室,合作社还进一步对现有食用菌产业延链升级,计划建设平泉镇食用菌产品深加工车间,按照“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新建加工车间500㎡,购买盐水菇、平菇即食小食品和黑木耳深加工及烘干、包装等加工设备1套,进一步延长食用菌产品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致力打造“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服务美、人文美”的农旅融合型田园综合体。预计年总收入达450万元以上,带动50余户群众,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合作社年利润达到150万元以上。

aab7a2f605d5ff6cf84b894499fb125.jpg

0a238638ef6c802f69b60db562e7fc7.jpg

一年之计在于春。“合作社将继续探索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动食用菌产业的绿色化和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王宏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