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以“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产业体系为支撑加快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2025年,庆阳市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绿色循环发展理念,按照“做大总量、提高质量、科技支撑、龙头引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种养菌三元双向循环、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扩量提质延链增效行动,加快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地。力争全市完成一产增加值140亿元、增长6.5%,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36元、增长8%以上。
一是构建“三元格局”,推进种养菌产业协调互促。坚持把“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庆阳行动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庆阳模式,统筹全市农业产业基础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全域打造“种养菌循环互促、产加销一体推进、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构建形成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牵引、菌业为循环纽带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产业新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绿色转型、高效发展。确保202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9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43万吨,“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70万头、610万只、147万头、1亿羽,“果菜菌药”产量分别达到158万吨、115万吨、8万吨、15万吨,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0亿元。
二是畅通“三个循环”,推进废弃物资源高效利用。坚持把作物秸秆、动物粪便、菌业袋料作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关键载体,完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有效路径和模式,合理规划布局农业废弃物收储站点,鼓励引导农业废弃物利用企业建办收储网点,健全完善“农户定点交售、村级网点收集、乡镇中心储运、企业加工利用”的废弃物收储运体系,构建形成“区域大循环、产业中循环、农户微循环”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格局,推进农业废弃物“五化”高效利用。确保2025年全市农作物秸秆、果木枝条、畜禽粪污、菌糠菌渣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2%、65%、83.5%、95%以上。
三是强化“双轮驱动”,推进现代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坚持把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推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力发展数字智慧农业,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聘请国家、省级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组建行业专家团队,联合开展新品种选育、菌种培育、农机具研发等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壮大绿色经营主体,打造绿色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推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产业绿色协同发展。确保2025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400家以上,建成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500家,创建认定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8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3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四是落实“双碳战略”,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紧盯国家“双碳”目标,探索全社会协同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路径,集成推广现代绿色种养技术模式,落实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绿肥种植等措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先进适用低碳节能农机装备,推动农村取暖炊事、农业生产加工等用能侧可再生能源替代,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确保2025年全市建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150个、绿色规模化养殖场(户)77个,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重达到35%以上,耕地质量等级达到7.45等,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9。
五是实施“四大行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有效防治。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农膜回收利用“四大行动”,扎实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持续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2025年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覆盖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到80%、90%和25%,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率达到55%,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8%,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