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庆阳市:奏响春耕备耕“集结号” 力争农业生产“开门红”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王茜 发布时间:2025-02-17 09:20:46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庆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立足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锚定粮食稳产保供目标,从组织领导、科技服务、种植布局、农资保障、防灾减灾五方面精准发力,全力以赴做好农业生产,为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精心部署争主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春耕生产工作,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分析研判粮食生产形势,安排部署全年粮食生产工作,高位推动工作落实。市农业农村局始终把春耕生产作为全年农业生产的重头戏,在全市农业农村局长会上全面安排部署,压实生产责任。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工作的通知》,围绕春播生产计划、耕地种植结构管控、春季作物田间管理、春季蔬菜生产供应、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春耕生产物资储备等重点工作,提出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全面推动春耕生产有序开展。2025年,全市计划春播粮油作物39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66万亩、油料作物31万亩,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4万亩。

  二、科技指导强支撑。围绕粮油高效生产、优势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通过持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引进试验力度和新模式、新装备集成配套应用,不断提升农业科技生产水平。指导各县(区)持续加强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积极推进万亩、万头(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继续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构建种养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格局。深入推进抓点示范,高标准谋划建办农业科技示范点100个以上,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及时开展“三情”调查,分析研判在田作物长势,制定印发《2025年全市春管春耕技术指导意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群众结合农时墒情,全面落实好镇压划锄、耧施化肥、中耕化控等保墒抗旱促生长措施,促进苗情早发稳长、促弱转壮,夯实夏粮油丰收基础。

三、紧抓布局促增效。按照“三稳、一提、一扩”目标要求,抓住春播关键农时,印发《2025年全市春播主要农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通过科学合理布局、良种良法配套,不断提高全市的良种覆盖率,达到粮油持续增产增效的目标。指导县(区)进一步优化农作物种植区域布局,中南部塬区稳定玉米、大豆主要粮食作物面积;北部山区在稳定玉米面积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大豆、马铃薯和杂粮面积。继续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北部县稳步扩大胡麻种植面积,中南部县(区)稳步扩大麦后移栽荏种植面积,不断提高油料生产能力。

四、备足农资夯基础。根据春播计划科学测算农资需求,建立周调度制度,与供销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春耕生产农资保供的通知》,健全完善农资调度保供机制。从1月份起,重点对玉米、马铃薯、大豆、春小麦等春播作物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储备情况进行调度,准确掌握了解农资市场供求情况,确保农资市场货源充足,满足春耕生产需要。目前,全市已储备各类春播作物种子3.6万吨、化肥10.52万吨、农药82.21吨、农膜0.9万吨、有机肥17.65万吨,分别占需求量的51%、48.7%、46.5%、53.6%、60.1%,农资总体价格较上年同比保持稳定。同时,大力开展机具维修保养、机耕、机播作业技术服务,印发了《关于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农机化生产工作的通知》,全市共检修保养农机具4.2万台(件),培训农机人员4600人(次),投入农机具4.5万台(件),全力确保春耕生产顺利推进。

五、科学防灾减损失。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传递预警信息,指导各县(区)分析研判自然灾害发生趋势,制定提出灾害防范指导意见,落实防范应对措施,切实降低自然灾害损失。针对今年气象部门预测的两轮强降雪寒潮天气。印发了《关于做好23-27日降温降雪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强降雪寒潮大风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指导县(区)加强设施蔬菜、食用菌棚室及畜禽圈舍安全排查,切实抓好防范工作。组织技术人员制定了设施蔬菜、食用菌及畜禽养殖应对冻害和雪灾防范措施,并在及时在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发布了应对防范措施。加快开展早春开花类作物政策性保险投保,力争3月底前全面完成承保工作,保障农业生产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