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坚持创新引领 突出集群成链 ——庆阳市加快构建羊产业全产业链体系

来源:庆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安昭阳 发布时间:2025-02-14 08:52:45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我市把羊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首位产业,着力构建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全产业链体系。2024年,全市羊饲养量551.35万只,羊肉产量3.7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5.9亿元。

一、坚持市场导向,优化“三个结构”

一是优化布局结构。紧盯甘肃省建设陇东千万只肉羊产业带定位要求,以环县、华池县、庆城县、镇原县等北部四县为核心区,实施整村整乡整县推进,推动肉羊产业集群发展,环县成为全省百万只肉羊产业大县。

二是优化品种结构。坚持引种和育种、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开展地方品种提纯复壮,建成陇东黑山羊保种场4个。调引多胎多羔,适合舍饲圈养的湖羊,全市湖羊基础母羊存栏57万只,湖羊存栏105万只。

三是优化供给结构。依托大型龙头企业,补齐屠宰加工短板,建成环县中盛等3家屠宰企业,年屠宰能力达到175万只,甘肃盛飞豪公司建成千万羊肉串生产线和预制菜生产车间,推动由卖肉羊向卖羊肉转变,由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羊产品规模化供给能力。

二、突出集群发展,构建“三大体系”

一是着力构建现代肉羊产业体系。产业前端主抓制种和饲草,建成万只基础母羊场13个,年供种能力达到20万只,建成粮饲兼用牧草和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30万亩。产业中端主抓标准化规模养殖,建成百只羊场1907个、千只羊场229个、万只羊场24个。产业后端抓加工销售,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建成“古耕农夫”“羊羔肉集团”“中盛羊业”等电商平台,年销售额过亿元。

二是着力构建现代肉羊生产体系。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推行一只配一万、一天配一千、一扫三二一、一变三十六的“四个一”制种技术,推广一级纯种繁育、二级杂交生产、三级集中育肥的“三级二元”杂交繁育模式。注重技术集成,推广全舍饲工厂化养殖、全混合日粮标准化饲喂、全基因组良种化选育、全畜群无规定疫病免疫净化、全过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五全五化”生产方式,提高规模养殖效益。

三是着力构建现代肉羊经营体系。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产业联合体,促使“小农户”有效对接“大市场”。引进培育中盛农牧、庆环制种等羊产业龙头企业17家。按照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良法饲养、统一团队经营、统一购销调度、统一资金管理的“五统一”模式,建设标准化肉羊养殖合作社430个。“环县羊羔肉”荣获“全国十佳羊肉品牌”榜首,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入列国家队运动员备战保障产品,荣登国家地理产品标志百强榜,品牌价值53.51亿元。

三、健全保障机制,强化“三项支撑”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支撑。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专家团队、一套考核体系),统筹协调羊产业发展。印发《关于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市级出台“促进肉羊产业拓市场降成本稳价格防风险”十条措施,环县、华池县落实“稳栏扩群增养”“保护价收购”等到户补助政策,有效对冲肉羊市场价格下行压力。

二是强化人才保障支撑。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聘请外国专家、国内专家、市县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建立“国际队”“国家队”“地方队”三支技术队伍。开展千名科技人员下基层强服务行动,采取理论培训、现场实训、示范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羊产业从业人员7000多人。

三是强化风险防范支撑。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动物防疫服务”改革试点,率先在环县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通过全覆盖检测、无害化处理、净化养殖环境,严格落实羊只调引检疫和免疫制度。强化保险兜底,落实肉羊自然灾害和目标价格“双保险”,有效降低养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