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以产业振兴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
近年来,庆城县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振兴作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发展模式、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明显提速,乡村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农业基础不断稳固。2024全年完成粮食种植52.58万亩,占省列任务52.5万亩的100.15%,其中大豆2.8万亩,占省列任务2.7万亩的103.7%。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1.51万吨,占省列任务11.2万吨的102.8%。完成油料种植10.84万亩,占省列任务10.3万亩的105.24%,产量1.53万吨。秋季完成冬小麦种植26.08万亩,占市级任务26万亩的100.3%;冬油菜种植8.21万亩,占市级任务7.6万亩的108.03%。全年目标任务已全部完成。创建粮食、苹果、瓜菜、食用菌等农业科技示范点45个,筑牢了粮食安全根基。
农业结构持续优化。庆城县苹果产业按照“稳基地、提质量、延链条、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创建市县级标准化示范园8处2400亩;全面实施以瑞雪为主的提质增效14298亩;完成防雹网搭建832亩、安装防霜机5台;成功举办2024中国苹果年会•庆阳商贸洽谈会,参会人员达到800余人,实现了瑞雪苹果的单品突围,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了庆城苹果的知名度。全年苹果产量、产值分别达到26.12万吨、20.16亿元。肉牛产业围绕全省提出的增量提质行动,突出建基地、扩规模、延链条、创品牌,按照每新增1头母牛奖补3000元的标准,接续推进桐川镇3万头特色肉牛养殖小镇建设,巩固提升肉牛合作社19个。全县肉牛饲养量7.5万头,其中存栏5.2万头,出栏2.3万头。肉羊产业按照提质增效、扩规增量、巩固提升、盘活调整的工作思路,依托“育繁推”一体化产业园,培育奥白绵羊新品种,按照每新增奥白基础母羊1只600元、种公羊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积极推行“20+1”、“10+1”、“5+1”、“3+1”的投羊组合模式,推广奥白绵羊杂交改良1.2万只,全县肉羊饲养量50万只,其中存栏37.5万只、出栏12.5万只。瓜菜产业按照“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采取“设施菜+露地菜”“精细菜+大路菜”“预制菜+加工菜”相结合的模式,引进新疆天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玄马镇建成高效农业产业园1处,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40栋、辣椒加工厂1处,带动群众种植辣椒6131亩。全县大力发展设施瓜菜、露地瓜菜、特色瓜菜20.2805万亩,瓜菜产量达到42.12万吨,完成瓜菜育苗1120万株。食用菌产业按照“强龙头、扩规模、创品牌、带菇农”的发展思路,巩固提升高楼镇杨塬、驿马镇东滩及安家寺3个食用菌生产基地,新建驿马镇韦老庄、高楼镇苏家店2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其中招引陕西浙农农业科技公司在驿马儒林、上关流转土地1050亩,新建食用菌生产大棚1000栋。全县生产菌棒1105万棒、鲜菇2720吨。中药材种植按照“种植在户社、管理在村组、收购在企业、培训在部门”的工作机制,依托陕西西建集团,实施中药材现代贸易、仓储物流港建设项目,根据种植品种,对经营主体(农户)每亩补助100-500元不等,重点发展连翘、蒲公英、柴胡、黄芪、板蓝根等5种优势道地中药材,通过“3带2田”创建,引导群众种植以连翘为主的道地中药材10.04万亩,超额完成全市8万亩目标任务。
农业保障加速跟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坚持“文明执法、服务三农”的服务宗旨。扎实开展农业领域种子、农药、肥料、兽医兽药、生猪屠宰、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监管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保障了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25人(次),出动车辆98台(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652家(次),其中种子121家(次),农药174家(次),肥料138家(次),兽药16家(次),饲料31家(次),养殖企业157家(次),农产品生产企业4家(次)。检查农作物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兽药、饲料品种254多个,数量达3万多公斤。依法没收过期、限用农药112瓶(袋),没收过期饲料96袋,总货值共计1.0905万元。在市场检查的同时,积极开展了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2024年全年共立案查处10起,结案10起,罚款2.5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