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庆城县:聚焦发展难题,多方发力谋突破

来源:庆城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杨彤 发布时间:2025-01-17 10:20:47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庆城县把解决实际发展问题作为改革出发点,聚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问题,以改革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着力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以重点改革突破新成效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在农业生产、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风文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了多方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的良好态势,不断汇聚起发展的新动能,全面奏响了深化改革、创新开放的时代最强音。

在农业生产上,聚焦发展,谋定后动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如何坚持克服基础短板,抵御自然风险。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化、高效化迈进?庆城县有自己的破解方式。

谋定而后动,实至而势成。近年来,庆城县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但仍面临挑战,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机械化普及程度在复杂地形区域存在提升空间。为突破瓶颈,庆城县正着力加强水利设施的升级改造。通过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农田得到精准灌溉。同时,针对山地等复杂地形,积极研发和推广小型、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建议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将最新的农业技术成果进行本地化应用和推广,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化、高效化迈进。截至2024年底,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52.58万亩、11.51万吨打造科技示范片带18处、复种示范点45个,苹果产量、产值分别达到26.12万吨、20.16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产业发展上,突破规模瓶颈,应对市场波动

全面发力 多点突破,不断汇聚发展新动能前。当前,庆城县农业产业规模偏小、链条短,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附加值低,像肉羊、食用菌等产业,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困难重重。销售市场的持续低迷,农产品价格起伏不定,农民收入难以保障。并且,产业发展依赖技术与人才,一旦跟不上更新步伐,极易陷入发展困境。民众期盼政府大力扶持产业,引入并培育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肉牛产业上,庆城县突出延链强链,围绕“建基地、扩规模、延链条、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接续推进桐川镇3万头特色肉牛养殖小镇建设,规划发展养牛专业村,新增养殖户和肉牛数量显著提升,2024年存栏达到5.31万头,出栏2.3万头,产值2.94亿元;肉羊产业上,庆城县依托“育繁推”一体化产业园,培育奥白绵羊新品种,积极推行多种投羊组合模式,盘活停产合作社,进一步扩大了肉羊养殖规模。2024年全县肉羊存栏达到39.44万只,出栏12.5万只,肉产量0.25万吨,产值3.94亿元;食用菌产业依托甘肃鹏旭、君泰诚等龙头企业,招引陕西浙农农业科技公司,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建成驿马“菌粮蔬”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产业园,巩固提升食用菌生产基地5个。截至目前,全县生产菌棒1105万棒、鲜菇2720吨。同时,注重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链主”作用。

在乡村建设上,完善基础规划,规避无序风险

庆城县大力推广应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乡村建设“夯基”、以环境整治“塑形”、以产业升级“赋能”、以乡村治理“铸魂”,固基础、优环境、兴产业、强治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庆城县部分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规划滞后,布局混乱、建设无序。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乡村对人才吸引力降低,阻碍乡村振兴。不合理规划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民众期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居住环境,建议重视规划引领,合理布局村庄功能,守护乡村生态。庆城县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突出特色的基本思路,以乡村建设示范和“和美乡村”创建两条主线任务为突破口,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建设管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和美乡村创建成效显著。庆城县围绕“聚集提升、产业发展、突出特色”三个主题,结合乡村建设示范村项目,确定了多个市级和县级“和美乡村”,并整合各类财政资金进行创建。同时,注重农村卫生户厕改造,通过推广多种改厕模式,加强了改厕工作的技术培训和管理,确保了改厕工作的质量和进度。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农村卫生户厕改造30325座,并对已完成改造的问题厕所进行了全面摸排整改。

在乡风文明,破除不良风气,丰富文化生活

庆城县持续纵深推进农村“治风”工作,紧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目标任务,以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和文明殡葬为重点,以红白理事会常态化运行为根本,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落脚点,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宜规范化、乡风民风文明化。在乡风文明领域,坚决引导抵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风气之渐,往往积习日久。在具体工作中,以常态长效抓实工作为着力点,庆城县将农村“治风”作为抓党建助力乡村振兴以及锤炼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推动驻村干部、村干部、帮联干部在农村“治风”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主动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带头抵制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示范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在农民工就业上,拓宽岗位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农民工群体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与专业技能偏低,就业竞争力弱,低技能、稳收入岗位稀缺。经济形势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且劳动权益保障方面也存在隐患。农民工渴望政府提供更多岗位与技能培训。政府应加大扶持,开展针对性培训,搭建劳务对接平台,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庆城县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工收入的重要途径,作为实现稳定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通过建成动态联络机制、开展劳务协作扩岗、岗位推送全覆盖、职业培训强技能、劳务品牌稳就业等有效措施,全力提升农民工就业增收。

下一步,庆城县将深刻理解把握发展内涵,深入研究谋划发展思路。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率先突破,提振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发展士气,更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信心。全县上下凝聚合力、鼓足干劲,全面聚焦发展难题,合力推动庆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