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谋划2025年畜牧水产技术推广重点工作
12月23日,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召开了2025年度重点工作谋划部署会议,全面梳理今年以来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深入谋划明年重点工作。会议强调,中心上下要高度重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质效不够高、调度不及时、研判不精准、创新性不强、谋划前瞻性不足等问题,持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强化工作统筹,健全完善工作落实清单台账,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重点工作提质增效。2025年要着力做好六方面工作,充分激活科技引领的“新驱动”,释放畜牧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一是致力抓好优势特色产业示范点建设。以设施养殖为重点,创建3-4个省级、市级科技示范点。聚集市内外畜牧科技创新力量,联合开发、引进、应用一批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针对不同县(区)重点产业,开展畜禽、饲草料、渔业、智慧牧业、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抓点示范工作,做好技术服务、人员培训、试验示范等工作。鼓励畜牧企业、养殖场户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加快推进智慧牧场示范建设。借助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平台,以直观易懂的科普形式,向不同养殖户普惠性传播畜牧技术,有效补充传统示范模式覆盖面小的不足。
二是全力促进重点畜牧技术成果应用。坚持“保种提纯复壮”“引种杂交改良”两手齐抓,加快推进“保、引、繁、改、推”良种进程及普及力度。加强与西农、甘农大以及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密切协作,做好早胜牛保种纯繁、提纯复壮和杂交扩群育肥;推广以西门塔尔、安格斯等品种杂交改良与纯种繁育相结合的肉牛生产模式,加大肉牛冻配改良力度,提高日增重和出栏重,提高胴体重。充分利用湖羊的多胎性能,引入澳洲白、南丘等肉羊品种,开展三级二元杂交,推广肉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品种改良技术,逐步改良培育全市肉羊品系。依托合水县奶山羊养殖优势,开展奶山羊高产基因精准选育,推广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培育适合庆阳资源禀赋的奶山羊品种。
三是着力建设完善饲草饲料供给体系。持续推进“粮改饲”工作,坚持“种养结合、草畜配套”一体化发展。借助“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实施平台,加强与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合作,开展饲草增草增效技术攻关、创新、集成,为全市饲草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大高产优质苜蓿等牧草良种选育和规模种植,围绕种、收、贮、用等环节,示范推广先进栽培管理及生产加工模式。指导养殖场户采取青贮、黄贮、微贮、干草加工等方式,持续提升本地秸秆饲料化利用,建立多元化饲草保障体系。实施百万亩复种增粮增效工程,推广“一年两茬”复种模式,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继续办好复种燕麦草集中连片、机械收贮、试验示范为一体的环县示范基地,巩固提升2024年的示范成效,加快成果推广应用。
四是助力推进渔业绿色生态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我市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水域生态修复水平,定期开展重要水体水生生物监测活动,测定水生生物数量及分布,采样分析水质指标,客观、准确反映水体生物丰欠度。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保护和丰富我市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水域生态环境修复。邀请省渔业站专家现场授课,加快养殖场户和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打造2~3个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基地,进一步增强池塘健康养殖功能,提升水产品综合生产能力。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持续开展渔业安全隐患排查,实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稳步推进全市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五是合力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和引导规模养殖场提升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装备水平,指导小型养殖场户按需配套堆粪场、粪污储存池等设施,引导散养户配备消纳用地,堆积腐熟发酵后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创新实践“三元双向”循环模式,促进种养主体有效对接,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推进畜禽粪污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等多元化利用。配合做好包抓工作指导常态化,督促现有养殖场粪污设施正常运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安全标志标识,推进台账记录规范化。
六是接力开展统计监测与科技项目申报。严格按照省厅统计监测工作要求,认真开展畜牧业生产季报、生产及行业年报和草业系统年报工作,加强对县区数据调度统计,提升监测数据的精准度与及时性。以监测数据为基础,持续做好生产形势分析预警,为畜牧业政策制定、后期市场趋势预测、养殖户和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提供数据支撑,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结合当前我市畜牧科技短板弱项,谋划申报一批高起点、易转化、接地气的示范推广项目,加快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