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打造百亿级肉鸡产业集群 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县域
镇原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南部,是陕甘宁革命老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镇原县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发挥陇东黄土高原饲草种植和疫病隔离地域优势,把肉鸡产业作为兴业、强县、富民的“一县一业”首位产业,以工业化思维建成1.2亿羽白羽肉鸡全产业链条,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的肉鸡产业集群,为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供了有力支撑。探索形成的“四化四链”发展模式和十个链条耦合衔接、六大板块闭环供应、“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高质量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为该地区农业产业延链补链、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和经验借鉴。
强龙头,锻造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土引擎。白羽肉鸡因其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能量的特点,是发达国家第一消费肉类,也是典型的高饲料转化率和低碳产业。2018年,镇原县在原有3000万羽产能基础上,以商招商引进亚洲第一的白羽肉鸡企业福建圣农集团,在本县成立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实施1.2亿羽白羽肉鸡全产业链项目,确立了打造百亿级肉鸡产业集群目标。为确保产业高质高效推进,镇原县先后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提质增效和优化营商环境等一揽子抓促行动,建立了“七个一”工作机制,现场办公、上门服务,在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用工、科技、人才、金融、防疫检疫等方面提供全力保障。经过地企多年不懈努力,圣越公司已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以上,建成投产种鸡场14个,肉鸡养殖场42个,孵化中心、肉鸡加工厂、饲料厂、有机肥厂各2个,物流中心、分子膜发酵基地、羽肠粉厂各1个,产能达到1.2亿羽,日出栏屠宰肉鸡27.6万羽,圣越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镇原县获批创建国家级(玉米—肉鸡)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圣越公司实现并购上市,成为庆阳市第一家上市民营企业。2024年,完成肉鸡饲养1.05亿羽,出栏屠宰9043万羽,生产鸡肉产品20.78万吨,饲养量占到全省的四分之三以上。
延链条,搭建提升农产品多元加工水平的支撑平台。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沟通城乡,亦工亦农,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产业。近年来,镇原县不断挖掘肉鸡产业全链条增值潜力,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扩大产业规模、搭建发展平台、强化要素保障等一系列举措,写活了肉鸡产业“畜头肉尾”大文章,探索形成了“四化四链”圣越发展模式。“四化”:一是种质资源安全化。引进圣农集团自主研发培育的国内首个白羽肉鸡配套系SZ901,在全县建立12个实验基地开展选育中间试验,完成了国产南方种鸡在北方高寒地区的适应生产,确保了种质资源“中国芯”。二是饲养加工自动化。在孵化环节,投资1.2亿元建成亚洲最先进的苗鸡孵化中心,拥有种蛋处理、落盘自动化和活胚鉴别等技术,应用农业4.0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模式,配备智能箱体式孵化器,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在饲料加工环节,采用达到食用级标准的优质原料,按鸡的不同周龄营养需求科学研发配制,从原料投放到成品生产全部智能化、自动化、封闭化管控,保障肉鸡饲料零污染。在养殖环节,鸡舍采用24小时自动保温、通风、饮水、喂料四大系统,实现鸡舍环境自动化控制。在屠宰环节,引进国际先进肉鸡自动化屠宰生产线,采用自动风冷降温、自动切割转挂等技术,可细分加工鸡肉产品上百种。三是管控检测标准化。从种鸡引进开始,整个产业链实行365天全循环无间断作业,开展食品农残、食品营养等82个项目检测,不断提升全行业食品管控标准。四是管理系统智能化。推动“数智圣越”建设,引入环境监控管理系统、全程可视化管理系统、冷链物流体系GPS智能定位系统等,提高智能化应用水平。“四链”:一是全产业链推进多元板块耦合衔接。集“优质玉米种植烘干-饲料加工-种鸡育雏-种蛋生产-鸡苗孵化-肉鸡养殖-屠宰分割(冷冻品)-熟食加工(调理品)-冷链物流-废弃物综合利用”为一体,板块推进、链式开发。二是全供应链推进产品供应内部循环。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上一个链条的产品即是下一个链条的原料,降低外界环境和市场波动对产业影响。三是全循环链推进资源利用变废为宝。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引进畜禽粪便生物处理技术建成有机肥加工厂2座,年生产有机肥料30万吨以上,采用干燥蒸煮等技术建成羽肠粉厂1座,对羽毛、鸡骨、鸡肠等下脚料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年生产肉骨粉等高蛋白饲料1.3万吨,形成了“种-饲-养-加-销-余料转化”六大板块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的高质量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四是全价值链提高商品的附加值。依靠全链条加工和优良的品质、稳定的供应,镇原鸡肉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2024年10月9日,圣农(甘肃)熟食加工厂项目正式落地镇原开工,建成后将补齐全县白羽肉鸡全产业链最后一块拼图,有力推动当地农业产业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从低端产品向高端商品实现跨越式发展。
兴业态,围绕主导产业加快上下游融合发展聚集群。山不在高在于隆起平川,水不在深在于养育沃土。1.2亿羽白羽肉鸡全产业链的全面建成达产,不但承载着县域产业转型、结构升级、要素聚集和链条锻造的重任,更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工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产业链初端饲料加工环节,圣越公司高于市场价年收购本地玉米、豆粕45万吨,带动全县年种植玉米70万亩、大豆5万亩,发展粮食烘干企业2家;在产业链中端养殖和屠宰加工端,圣越公司固定用工2800余人,推动当地群众实现了就近就地务工,年人均实现工资性收入5万元以上;在产业链末端,带动全县粮油生产年增施有机肥110万亩,建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30处、苹果“两减一增”基地2.1万亩、药材绿色标准化基地2万亩。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圣农食品(甘肃)有限公司熟食加工厂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新建涵盖油炸、蒸烤、蒸煮等多种肉制品生产的现代化深加工生产线6条,投产后将带动新增就业850人,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6500万元。肉鸡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助推了全县种植养殖、冷链物流、纸箱包装、电子商务、餐饮住宿、商贸物流、交通运输、建筑房产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带动34户企业入驻镇原县金龙工业集中区,集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已成为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助推县域经济的新动力。
树品牌,发展绿色农业加力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全县上下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已认证“甘味”农产品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21个,打造了一批“乡土号”“错峰头”“好中优”特色农业品牌。圣越公司建成仓储配送中心1处,入驻恒冰物流、美团优选、韵达快运等企业22家,开展低温贮藏和冷链运输,可在三日内将产品运至西安、北京、上海、成都等国内主要城市。“圣越肉鸡”凭借优质的饲料资源和完整的“自繁、自养、自宰、加工”全产业链,生产的鸡肉产品高效、安全、新鲜,已成为肯德基、麦当劳、华润万家、大润发等35个餐饮巨头和大型商超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产品出口蒙古国和香港地区,2024年完成出口创汇2696万元。
肉鸡产业引领镇原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圣越崛起助推镇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镇原人民依靠肉鸡产业引领正在绘制着幸福美好的新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