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镇原县:多措并举 保粮增收

来源:镇原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12-17 09:53:2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镇原县立足保粮增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压实责任、示范带动、强化保障等举措稳面积、提单产,奋力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今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144万亩、预估产量达到35万吨,分别占省市下达任务138万亩、34.2万吨的104.3%、102.3%。

2a02180d15d7462774c69776ec5be5f.jpg

网格化包抓,压实粮食生产责任

粮食生产事关百姓饭碗,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马虎不得。

镇原县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党政同抓工作要求,及时建立了县级干部联乡、技术部门包片、专技人员蹲点、乡村干部包户的“四级联动”网格化包抓责任体系,精准指导建立到村、到户、到作物、到地块复种台账。

cb2963cbefa9bc03a90a4b21564ab34.png

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和联乡县级干部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一线指挥调度。县直有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组建1个督查组和5个技术包抓指导组,联乡包片,蹲点指导。各乡镇干部集中进村入户,协调保障机械物资调运供应,及时落实复种工作进度。

同时,制定下发《镇原县二十五万亩复种增粮增效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全力做好“三夏”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抓紧做好粮食复种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组织召开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重点对复种任务、加强夏秋田间管理、下年粮食片带布局等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安排,确保应种尽种、不留一亩。

区域化布局,注重示范带动引领

粮食要增产,布局带动是关键。为突出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镇原县按照“示范品种新颖、搭配品种合理、主导品种突出”的原则,集中连片布局粮食生产示范带。建办优质高产粮食千亩以上示范点71处,其中冬小麦13处、复种3处、全膜玉米55处;建办500亩示范点85处,其中,冬小麦8处、全膜玉米60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3处、马铃薯4处;建办其他百亩以上示范点190处。

96df1f4497860d034ccafcb273d4fb2.jpg

探索推广玉米冬油菜“一膜两用”、大豆玉米“一季双收”、复种马铃薯“一年两熟”、种养菌“三元双向”循环发展等新模式,建成品比试验方16处、科技示范点12处。采取专业合作社带头经营,运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加强种植管理,提高复种农作物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从“一年一熟”传统耕作制度向“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观念转变。

同时,通过示范片带的有效带动和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全方位宣传引导,群众接受新品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愿意种和扩面积种粮的群众越来越多,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也较以往攀升,切实保障了粮油生产安全。

优质化服务,强化保障

做好服务保障,是粮食高质量生产的应有之义。为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为核心的陇塬旱作农业技术体系,镇原县全面构建了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粮食生产保障机制,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今年,调运储备优质种子1.589万吨,其中玉米1400吨,小麦5900吨,马铃薯8250吨,大豆及其它340吨;储备农膜4000吨、农药45.5吨、化肥3.06万吨、有机肥3.6万吨,调配检修各类农机具1550台套。开展农机安全与种子门市执法检查34余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05家,确保种粮物资储备数量充足,调动供应渠道畅通,价格基本稳定。

bf846ce4cf9a1c9034558af51c0741a.jpg

强化技术指导,落实科技人员下基层120人,举办农业生产培训8场1285余人,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创办科研基地4个、科技试验点19个,引进试验新品种新技术42项,推广普及21项。同时,集成土壤深耕、测土配方施肥、精量半精量机播、药剂拌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引进无人植保机、无人驾驶系统等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采取统防统治病虫害、一喷多促增效益,有力促进单产提升。

2242e12e0dc4dcac44dfea1cb43d490.jpg

至目前,全县开展“三情”监测45次,完成粮食作物农业保险42.8万亩。全方位、多维度服务保障使粮食生产工作在落实落细的同时达到高质高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