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正宁县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正宁党建 发布时间:2023-11-03 10:37:49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正宁县聚焦乡村振兴主阵地,从构筑人才“蓄水池”、搭造人才“育苗圃”、用好人才“练兵场”、织密人才“保障网”等方面,多维度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大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构筑人才“蓄水池”,凝聚乡村振兴“源动力”,推动各类人才向一线流动。紧盯全县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学科等发展需要,依托产业链打造人才链,着力在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上下功夫,2023年通过公务员招录、选调生、“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引进人才83名,对接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40名、见习30名,为乡村振兴储备青年人才;坚持将人才开发与蔬菜、苹果、肉牛、生猪、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发展领军人才和乡村经营管理人才,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28支、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25名,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让他们在乡村一线奉献才智、发挥作用,增强乡村振兴队伍实力;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选派教育、医疗、农业等系统45人赴天津市北辰区跟岗学习,争取天津市北辰区43名优秀人才到正宁帮扶服务、助力发展。

搭造人才“育苗圃”,厚植乡村发展“人才林”,促进各类人才到一线服务。依托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百千万”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选派130名农村实用人才赴天水、陇南和银川等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培训;选派18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参加甘肃省乡村振兴农村人才实训培训班;推荐3名同志申报参加第九批“陇原之光”人才培养项目;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分期分批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50人。立足实用人才需求,结合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积极与县人社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行业部门对接,组织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生产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通过多元化培训,有效提升各类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素养,培养了一批懂科技、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用好人才“练兵场”,培育乡村服务“特种兵”,引导各类人才向一线聚集。鼓励教育卫生专业人才到一线干事创业,建立健全县域内优秀教师“轮岗互派”双向交流制度,定期选派15名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推动县城学校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促进城乡教育平衡发展。实行“名医帮带下基层”对口支援计划,择优选派20名县域医疗人才下沉到乡镇医疗单位,开展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做到“资源共享、医技互帮、互学共鉴”。鼓励青年干部到一线建功立业,引导普通高校毕业生向基层一线流动,开展“三支一扶”、西部志愿服务、大学生进企业活动等方式,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服务。精准选派34名科技特派员对接企业和镇村,帮助发展绿色农业,建立科技人才与农业产业基地一对一帮扶机制,定期开展技术指导,让各类人才下沉一线投身乡村振兴。

织密人才“保障网”,筑牢乡村建设“安心巢”,留住各类人才在一线建功立业。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方案》《正宁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实施细则(试行)》等人(作者:宁宗凯;采编:正宁县乡村振兴局 胡书娟)才工作指导性文件,组建成立农业技术和农村实用人才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组,修订完善农业人才考评办法,全县评定农业技术人才285人、农村实用人才2747人。始终坚持重一线、重实干、重实际的用人导向,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24名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职称。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关心关爱乡村振兴一线干部,跟进落实好已引进人才住房补贴、安置费等各项福利待遇和“三必访、四必帮”制度,做好节假日期间高层次人才的走访慰问工作,激励他们安心安业,积极参与一线工作。

(作者:宁宗凯;采编:正宁县乡村振兴局 胡书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