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为环县“焊”出就业路
“手工电弧焊是最常见的焊接方法,其技术要领一般分为引弧、运条、接头、收尾四个部分。”在环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环县焊工岗前培训班里,焊接专业理论课教师赵广前正在给学员讲解电焊工技术。
据了解,这已经是第六期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环县焊工岗前培训班了。为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着力提升全县劳动力技能水平,拓宽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环县后,致力于企业发展与定点帮扶的有效衔接和同步推进,自2018年开始启动实施了焊工技能培训项目,为参训学员“蓄能充电”,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 “自我造血”能力。
“培训从引弧、运条基础培训项目开始,重点培训三块板、两项管的手工电弧焊、气割风焊等焊接项目,同时结合社会就业需要,定向增加到手工钨极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培训课程,让参训学员短时间内全面掌握焊工技术,及时就业。”赵广前介绍。

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方军南老师现场教学焊接技术
26岁的张伟伟中专毕业近七年了,做过销售,开过餐馆,打过工,收入都不能达到预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他急于寻找一条出路。今年,第六期焊工岗前培训班的招生公告刚一发出,张伟伟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培训班开班以来,他每天认真听讲,积极参加实践练习,用他的话说,“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自己的幸福。”他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生怕漏掉一个重点。“渴望早日成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的一名合格员工,实现自身价值。”
和张伟伟一起参加第六期培训的有60人,他们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急需学习专业技能来改变命运的年轻人。然而,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人通过焊工培训谋求出路,成为了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用焊枪焊出了自己的人生。
现在,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第六建设公司,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个从环县来的“焊匠”董小龙。他是最早参加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环县焊工岗前培训班的学员,经过三个月培训后被分配到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第六建设公司工作。现在,这个大西北来的农村小伙已经成为业务熟练的“小师傅”,既能给重达数十吨的大型设备“修复伤口”,也能给小到毫米级的工件“把脉问诊”,被授予“机动焊小能手”光荣称号。2021年底,董小龙所在的项目焊接合格率全部达到100%,他也获得了公司“优秀工作者”奖励。2022年5月,董小龙所在的内蒙新特机动焊接班组荣获襄阳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他常说,“就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给的这次就业机会,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让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方军南老师现场讲解焊接技术
焊工培训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根据环县实际、帮助农村脱贫劳动力走出大山、走向央企,实现稳定就业量身打造的帮扶举措。目前已成功开展五期,正在进行第六期培训。成功输转环县、华池两地188名适龄低收入群众到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子公司就业,人均年收入近8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致富”的目的。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高度重视焊工培训工作,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环县低学历毕业生和农民工等就业脆弱人群的稳定增收始终是集团领导牵挂的工作,集团近三年投入专项资金205万元,较2018年首次焊工培训班增加了60%。集团派驻挂职干部与湖南省工业技师学院多次主动对接交流,成功促成环县职专与湖南工业技师学院达成校校合作,聘请理论更强、技术更精的国家级焊接大师方军南和焊接专业老师兰军来环县施教,从教学方案制定、教学器材升级改造、教学力量帮扶等方面开展点对点、手把手全程指导,并根据学员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因材施教,“一人一策”,确立了“外引专家强团队、内培人才抓教育、上接企业促就业、下联家庭稳民心”的培训机制,让焊工培训更接地气、更有人气,学员学习掌握迅速,培训效果十分突出。

培训学员顺利结业
集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次来环县调研就必须去焊工培训现场,深入焊接实训室查看学员焊接作品,了解实训设备操作情况,指导焊工培训工作。集团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等部门紧紧围绕集团部署,全力配合环县做好焊工培训相关工作,真情支持革命老区群众掌握致富技能。培训期间,集团派驻挂职干部一有空就到基地调研,详细了解学员的到岗和技能水平提升情况,按照企业岗位标准,要求学员安全操作,规范操作,贴近实战化训练;确保培训工作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推进。
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定点帮扶环县的底色在发展年轮中温润如旧,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呼吸”。以技能培训为途径,努力实现智志双扶。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把技能培训和提升作为帮扶长远的有力举措,焊工培训已经成为环县稳定就业的金字招牌。
(采编:马晓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