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津甘共建|华池:香菇棚里采摘忙 产业发展正兴旺

来源:魅力华池 作者:谷羿 杨富博 发布时间:2022-04-27 08:53: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华池县食用菌产业科技示范园生产基地里,一座座香菇大棚依次排开,蔚为壮观。走进香菇大棚,钢结构架子上每层都整齐地摆放着菌棒。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菌棒上一朵朵圆润饱满的香菇探出“小脑袋”,阵阵香菇的清香扑面而来。

7ece4ab739a9433fa5e74966eb6acb32.jpg

今年65岁的冯淑珍正和其他工友们一起熟练地采摘香菇,随后将其分拣、包装、备货……冯淑珍是山庄乡尚湾村村民,家里只有她和老伴两人,由于丈夫常年生病,家里的花销重担都落在她的肩头。家门口建起这个产业园后,她将一部分土地流转给产业园,还能在产业园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把土地流转给产业园,有八亩多地,一亩地流转费是600块钱,一年有5000多块钱的收入,剩余一点地我自己种,到种地的时间,我们种地,不种的时候,我就到这里来干活,一天120块钱,离家近,能赚点零花钱,还能照顾家里。”冯淑珍说。

8186db9207564ce083e31b75bf18b653.jpg

从木屑到菌菇,从生产基地到市场,华池县食用菌产业科技示范园共有大棚295座,配套建成菌种研发中心、菌棒生产车间、员工宿舍、保鲜库等,一条条繁忙的加工生产线成为了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魔法棒”。依托华池县山庄乡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的香菇具有“高海拔、高营养、高温差、高品质”特点,并注册了“高原香菇”品牌。华池县食用菌产业科技示范园技术员张家成向记者介绍道:“我们今年园区种植有十几个品种,有香菇,滑子菇,银耳,平菇等等,我们目前主打的是高原香菇的品牌,因为独特的气候造成我们的香菇长得腿短、肉厚、密集、紧实,采摘的菇我们通过分拣、打冷、包装再到市场,很受大家的喜爱。”

e0e9d865503246fa886b99f55636c17c.jpg

30602e4dd45f4d15bc6e7f63d6f2862c.jpg

华池县食用菌产业科技示范园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品牌,打造集农业科研、香菇种植、示范培训、带动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通过完成合作社的改制重组、园区新建后,目前产业园共种植香菇400万棒,赤松茸200亩,黑木耳菌袋200万袋,羊肚菌67棚,逐步做到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业“三元双向”循环发展,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产品质量逐步提质、技术水平不断成熟,农户收入稳步增加,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产品种类愈加丰富,成功试种了灵芝、羊肚菌、猴头菇、滑子菇、银耳、金耳等多种菌种,既带动了村民就业,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55c054bfb10a43f7a62298779776de60.jpg

华池县食用菌产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李志生说:“我们山庄乡食用菌产业园2022年预计生产600万棒,目前已经生产了将近500万棒,我们车间现在每天生产35万棒,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附近的周边的一些生鲜市场,比如兰州,西安等城市,我们现在每天的用工量在150人左右,主要是来自周边的村镇,也给当地的老百姓增加了收入,我们预计今年单棒的效益会在1.5到2.0元左右。”

(作者:华池融媒全媒体记者 谷羿、杨富博;供稿:华池县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