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强带弱”助力振兴 “三帮带”协同发展——曲子镇 “强村带弱村”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强乡富村”党建融合行动,充分发挥我镇先进村党组织示范引领和联建帮带作用,着力解决各村之间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问题,探索走出一条“强村带弱村”的抱团协同发展之路,不断缩小发展差距,实现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确保到“十四五”末,把曲子镇率先建成全县第一个国家级产业强镇。按照县委主要领导调研指示要求,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强村带弱村”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环组发〔2022〕41号)的文件精神,决定在全镇开展“强村带弱村”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
曲子镇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第十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天津援甘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省级草羊产业产值亿元创建村——西沟村,作为承担帮带责任、落实帮带任务、实现帮带目标的主体。按照“突出重点、协同推进、差异化帮带”原则,采取“三帮三带”(帮党建、带出好班子;帮发展、带出好产业;帮治理、带出好村风)的方式,对许家塬、小庄子、油坊塬等8村开展联建帮带,计划集中利用4年时间,着力构建起全区域统筹、全方位联动、全领域融合的大发展格局,实现以强带弱、抱团发展、共同提升的目的。
帮党建、带出好班子
建立联建帮带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制度,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帮助弱村找准弱项短板、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困难问题、增强履职本领、提高发展能力、提升党建水平,打造引领乡村振兴坚强堡垒。充分发挥强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致富带头人帮扶制度,把强村党员同弱村党员群众结成帮带对子,“手把手、面对面”传授“致富经”,促进弱村党员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发展信心,拓宽发展思路,带动全村发展。
帮发展、带出好产业
按照全镇草羊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结合实际,探索建立“1+1+3”(成立一个组织,落实一项制度,开展三大结对包抓帮带活动)的产业帮带模式,全力打造产业强镇。
通过成立曲子镇肉羊产业生产经营联合会,形成镇有产业联盟、盟有功能场(社)、羊农全部入盟的抱团式、大合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全面提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和水平,确保我镇羊业稳、市场稳、民心稳。
以村民小组群众会议为载体,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讨论,真正把肉羊产业市场前景、产业体系、保障政策、产出效益等讲透算清,让群众放心养、算账养、科学养。
在西沟村择优选择湖羊养殖明星户,组建结对帮带小分队,按照重点村15户、协同村5户,通过定期入户帮带,实现共结羊亲、共话羊事、共发羊财。
以合作社为依托、育肥场(社)为重点,组建肉羊购销和牧草收割帮带服务队,全力做好养殖户断奶羔羊保价收购和自育出栏羊只的屠宰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商品草交售需求和资金兑付不及时的问题。同时,按照“免费提供+成本价供应”相结合的原则,为结对帮带户,示范推广适宜数量的全日粮饲喂技术,让帮带户在示范中看,在比较中认同和接受,提高养殖积极性,增加养殖收益。
帮治理、带出好村风
坚持每季度举办1次传统道德大讲堂活动,组织双方村内乡贤名仕、道德模范、“三老”代表(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不断感化引导群众,着力培树“德治”意识。
成立以司法、公安、综合执法等普法宣教主体单位为主、强弱村共同参与的片区宣讲团,结合“五无”村创建活动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调处”专项行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项活动,通过专题宣讲、以案释法、现场说法等形式,达到震慑警醒作用,不断培树“法治”意识。
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黑榜、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围绕遵纪守法、孝老爱幼、产业发展以及好儿媳、好公婆等方面,定期开展评优选模,进行红榜公示,通过表彰奖励、树立标杆、榜样示范,着力破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广大群众培树“自治”意识。
(供稿:环县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