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西峰区:显胜乡”七种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来源:甘肃党建西峰区平台 作者:任正博 发布时间:2022-04-25 10:09:23 浏览次数: 【字体:

显胜乡积极探索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以点促面”原则,积极探索“党建+村集体+”发展模式,从土地流转、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村集体、农户分工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七种模式”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致富齐头并进。

“企地合作”发展模式。夏刘村党支部因地制宜,抢抓政策机遇,按照“村社合一”和“331+”产业扶贫深度融合模式,整合贫困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村集体经济资金,入股西峰康峰富民农业公司,建成的2400头种猪繁育基地,年产优质商品仔猪7万头,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尤其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与基地合作开展生猪养殖培训,动员养殖大户和有养殖意愿的群众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经验,扩大规模,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在保证村集体稳定收入的情况下,又辐射带动发展养殖大户,解决群众就业,促进农户稳定增收,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双赢。

“资金运作”发展模式。岳岭村积极争取区级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依托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岳岭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采取“党建+联合社+产业+农户”运作模式,流转土地500亩,购置拖拉机、旋耕机、液压翻转犁、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设备,种植玉米350亩、黄毛谷150亩,由村集体负责项目确定、项目建设及资金运营与分配,带动村集体和群众稳定增收。

“电商融合+地企合作”发展模式。显胜村党总支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现状,持续在招商引资、扩大面积、品种更新和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做大做强大樱桃产业。先后引进陕西思源、甘肃恒硕等樱桃种植示范企业,邀请山东和韩国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与中国金樱桃奖获奖技术团队合作,采取技术入股的方式,探索设施化发展,试建日光温室、“三防棚”,铺设滴灌等措施,推动樱桃产业向现代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实现了规模、品种、模式、技术、品质、效益六个领先。同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和方式,实现线上线下销售,达到农村电商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服务创收”发展模式。冉李村兴办村级“红白”理事会、老年幸福院等服务性产业,领办社会化服务组织,获得服务性收益。采取“党建+农户+服务”的运行模式,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邀请专业技术团队进行指导、评估等,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做精做细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按照相关行业标准收取一定费用,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规模种植”发展模式。唐苟村、铁楼村通过土地流转,将闲置土地、集体土地等资源整合集中,由村集体出面经营,采取“保底收益+年终分红”的方式,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实现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增加。唐苟村依托村级经济合作联合社,采取“党建+联合社+产业+农户”发展模式,流转土地200亩(沟台撂荒地),购置拖拉机、旋耕机、液压翻转犁、起药机、播种机、装载机等农业机械设备,种植玉米100亩、黄芪100亩。铁楼村依托村级经济合作联合社,采取“党支部+联合社+产业+农户”发展模式,流转土地120亩,种植玉米120亩,购置大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液压翻转犁、玉米脱粒机等农业机械,建设农机房,带动村集体和群众稳定增收。

“整合资源”发展模式。毛寺村充分利用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挖掘民俗文化,全力做好建设绿水青山、保护绿水青山、利用绿水青山三篇文章,建办农家乐、精品民宿、采摘园、农耕体验等项目,开发冰雪健身、黑老锅冰窟、乡愁记忆馆等乡村旅游观光项目,举办油菜花节、冰雪节、健步行、自行车赛等大型活动,成立村级旅游公司,申请注册“黑老锅”品牌,成功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获得省文旅集团支持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同时积极盘活生态油料加工恢复生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资产盘活”发展模式。蒲河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区级政策扶持、乡级资金支持,带头创办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500亩,采取“支部+公司+农户”的形式,种植设施蔬菜和川区西甜瓜,年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设施瓜菜30户以上。坚持科学规范合作社生产运营,不断完善实体兴村“一条龙”的内部经营模式,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实现产业集中带动,项目集中引领,集体共同富裕。

(供稿:西峰区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