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以学赋能提本领 学践结合促振兴
2021年以来,华池县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相关工作要求,牢牢把乡村振兴干部培训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和重要任务抓实抓好,突出念好“广、精、准、深”四字诀,为高质量推进有效衔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培训覆盖看“广”度。华池县始终坚持在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下抓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在切实抓好本系统干部培训的前提下,县上成立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将主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46个县直部门,全县15个乡镇及111个行政村、56个驻村工作队共计900余人,全部纳入乡村振兴干部培训重点对象,逐步构建“县直部门横向到边、乡镇村队竖向到底”的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大格局。2021年,全县共完成乡村振兴干部培训15期3724人次。
学习内容看“精”度。紧紧围绕提高乡村振兴干部政策理论水平,提升研判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突出在选好学习内容上下功夫。并做到“三个”必学,即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有关重要讲话“必学”;中、省市县有关重要决策部署、会议文件精神“必学”;围绕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梳理的各类典型案例“必学”,有力提升了乡村振兴干部思想理论水平。
载体模式看“准”度。我们根据不同群体工作、学习的差异性,注重“大课堂+”“红色资源+”“互联网+”,着力探索灵活、务实的培训方式,为“学在前、干在先”筑牢根基。在乡村振兴系统内部,除了日常工作例会学习,设立了“乡村振兴大讲堂”,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围绕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由局领导班子或股室长带头进行授讲,谈心得、讲体会。在部门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的干部培训上,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开展乡村振兴干部及专技人员培训;依托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资源,对接清华大学,在华池县委党校设立了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组织县直部门干部参加乡村振兴视频学习。同时,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依托南梁干部学院,完成了中国化学、天津北辰以及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陇东南地区专题研讨等培训工作。在基层一线乡村振兴干部培训上,通过开展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组织参加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视频培训会、印制工作手册等形式,引导乡村干部学深学透。在驻村干部培训上,邀请党校、行业部门负责同志,每年开展不少于2期、每期不少于3天的驻村干部全员培训。同时,采取召开驻村工作例会、定期推送学习内容、发送学习提醒函等方式,狠抓驻村干部政策理论学习。
工作实效看“深”度。坚持在乡村振兴一线锤炼干部,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提升履职水平。坚持“基层一线练”,将政策理论学习与推动中心工作相结合,田间地头、庄户院落都是“练兵场”,让乡村干部“既能干、也会说”。坚持“走上讲堂比”,依托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乡村振兴大讲堂”,邀请群众当听众,乡村干部走上讲堂,互比互鉴,共同提高。坚持“观摩点评晒”,通过专题汇报、观摩评比等形式,邀请县级领导、行业部门、“两代表、一委员”等现场点评乡镇工作,晒一晒乡镇干部情况熟不熟、措施细不细、成效好不好,推动政策落地,不断提升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满意度。
(供稿:华池县乡村振兴局 方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