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农业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庆阳农业>详细内容

西峰区“四箭齐发”助推产业振兴

来源:西峰振兴号 作者:杨关宇 发布时间:2022-04-14 21:32:15 浏览次数: 【字体:

西峰区坚持以产业振兴作为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第一抓手,通过建设农业产业园区,打造产业基地、培育产业品牌、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促使产业向绿色化、循环化、高效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夯实产业富民增收的基础,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是发展特色,打造产业集群。西峰区坚持“果畜循环”的总体思路,以生猪产业为主导,辐射带动果、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培育群众多元增收渠道。生猪产业上,重点抓规模,全区建成500头以上规模育肥基地29处、1.12万头育肥基地2处,“331+”模式建成育肥基地13处,合作经济组织建成育肥基地14处。果品产业上,重点抓质量,新改造老苹果园1万亩,发展设施樱桃780亩,全区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5.8万亩,樱桃面积5200亩,预计可实现产值7.4亿元。瓜菜产业上,重点保供给,以“一园两川”(一园:肖金蔬菜基地,两川:蒲河川、武家川)为重点,种植设施瓜菜和高原夏菜7.7万亩,产量达到16.9万吨,实现产值2.6亿元。乡村旅游产业上,重点提水平,坚持以文旅融合为主线,以项目突破为抓手,巧借农业、农村优势,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乡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全区深入实施乡村建设“1315”示范工程,申报省级示范乡镇1个(肖金镇),省级示范村8个(李岭村、寺里田村、左咀村、小寨村、米王村、鄢旗坳村、郭堡村、毛寺村),区级示范村2个(帅堡村、刘店村),制定了省级示范乡镇(示范村)实施方案,出台了《西峰区深入开展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行动支持发展老年人爱心互助院和暖心餐厅公益事业的意见》《西峰区乡村振兴爱心互助院公益事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坚持全域推进工作思路,进一步巩固提升村庄清洁行动治理成果,扎实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长效治理,大力实施乡村主干道沿线绿化美化工程,全面启动14个植绿放美项目(打造示范线9条,绿化产业基地4处,新建核桃产业基地1处),持续提升全区农村风貌。压茬推进户厕改造,确定了22个整村推进村,强化后续管护服务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开通改厕服务热线,配备易损配件,建立了日常设备维修和粪污清掏等管护机制。探索形成“五型”(农旅型、文旅型、产业型、生态环保型、康养型)发展模式。按照创建4A景区的规划思路,打造凤凰塬舍文旅项目,推进乡村振兴,加快蒲河川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开创“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产业服务体系。

三是深化改革,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功能,利用村组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盘活集体资产、资源要素,不断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造血”功能,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带动服务群众的能力。确保全区100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保持在2万元以上,其中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0%。鼓励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依法依规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等,切实提高村集体和农户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四是动态监测,防止规模返贫。全区累计识别“三类户”119户,其中:脱贫不稳定户52户,边缘易致贫户57户,突发严重困难户10户;风险消除88户。依托全区防贫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管理系统,为监测户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帮扶计划,落实种养产业补助资金20万元,资助罗杭村羊粪肥料24吨发展种植产业,组织46名蔬菜种植大户、蔬菜合作社社员赴山东寿光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帮助243名脱贫户及监测户返岗就业,持续增加监测户家庭收入,致力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供稿:西峰区乡村振兴局 杨关宇)